江城全力构筑边境地区安全屏障(一)
2016-08-19 12:13:55
窗口服务更贴心 商贾往来更便捷
江城全力构筑边境地区安全屏障(一)
张 密 记者 王 耀 通讯员 黄初勇 杨 祺
“今天,由我们军警民联合组成的巡逻队,开展常规例行巡逻。我们的巡逻路线是……”在江城县中老边界上,一支由公安民警、边防武警和群众骨干组成的巡逻队,沿着边境线开展了常规巡逻。
近年来,江城县公安局主动适应新时期边境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围绕构筑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屏障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一县连三国’的特殊区位,全面创新推行边境管控工作模式,全力提升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能力和水平。
 
完善的边境管控网络体系
“充分整合资源,建立边境军警民联防网,是我们构筑边境管控体系的第一张‘网’。”江城县公安局局长陈仲荣介绍,近年来,江城县公安局建立完善“三四四三”军警民边境治安管控联防网络体系:由公安机关各警种、当地驻军、公安边防、武装部、海关、检疫、边防检查站联合形成“三线联防力量”;建立联席会议、信息交流、联防责任和联防联演“四项制度”;建立军地预防犯罪联防共治、军地互涉案件侦查、群体性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边境协调管控“四个机制”;全面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调查研究、边境管控“三个经常化”,形成以“公安管片、部队守线、边防堵卡、民兵协防”的边境立体化动态治安防控机制。
“构筑边境管控体系的第二张‘网’,是夯实基础,建立边境群防群治网。”2013年以来,江城县建立健全治保组织314个1301人,在重点接边村寨成立由当地群众组成的边境巡防队14支76人,组织发动各级治保组织、边境巡防队,积极开展边境治安信息收集、社会治安防范边境巡逻巡查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有力维护了边境地区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以点带面,建立边境视频监控网,是构筑边境管控体系的第三张‘网’。”全县先后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在重点单位、要害部位、重要目标等处安装视频监控探头714个,实现了边境乡镇主要街道、通道的视频监控网络全覆盖。
“以点线面结合,建立边境信息网,是构筑边境管控体系的第四张‘网’。”陈仲荣说,按照“合理布局、取得实效、质量并重”的原则,建立完善覆盖全县社会面的信息网络。“点上”在各涉边乡镇设立信息联络站,每个乡镇物建8名信息员;“线上”物建治安信息员869名,其中各涉边乡镇物建治安信息员427名;“面上”构建以治安信息员、外界事务员、民兵为主的情报信息网络。
同时,江城县公安局还在进出国境的主要路口和通道,设置了高清监控探头,实行24小时监控。近期,通过架设在边境通道上的高清监控,禁毒部门就成功破获了1起非法运输毒品案。
“边防堵卡”锁死非法出入通道
“您好,您车上的货物涉嫌为走私冻品,请下车接受检查,等候处理……”在江城公安边防检查站,一车非法走私的冻品被在卡点执勤的武警官兵拦截下来。
江城因为与越南、老挝接壤,年均出入境人员流量达到1.3万人次,交通运输工具年均流量4000余辆次。杜绝一切非法出入境的人和物,成了江城县公安边防大队的重任。
江城县公安边防大队大队长董成永介绍,在严密边境一二线管控中,龙富站和牛洛河站严格落实人证对照,防止不法人员持用伪假证件、变换身份潜入潜出。而箐头、曼滩、明子山等查缉点,则严格落实24小时双向查缉制毒,切实发挥二线“过滤器”、“防护网”的作用,严防违禁物品、走私货物流入内地,严堵境外“三非”人员进入内地。近三年来,查获非法出入境案件113起137人,查获特殊非法出入境人员30名,抓获团伙成员6名和2名组织运送者。
在严密辖区社会面管控中,康平、整董、勐烈、曲水等边防派出所采取“面上查、线上堵、点上打、网上追”的措施,扎实开展“缉枪治爆”、“打击非法营运烟草”、“反走私”、“扫黄禁毒”等专项行动,形成“全警动、全民追、全面抓”的态势。边防辖区可防性、多发性案件持续下降,辖区矛盾纠纷得到有效管控。近年来,边防辖区的刑事和治安查处率为100%;化解各类矛盾331起、整治治安突出问题200余个;打掉摩托车盗窃团伙3个,追回被盗摩托车19辆,抓获5名网上在逃人员……
“在禁毒方面,全力封堵制毒物品走私外流和毒品流入内地,按照‘凡案必侦、紧抓不放、一查到底’的思路,最大限度地深挖幕后、铲除网络、斩断通道。近年来,查破各类毒品案件9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3名,缴获各类毒品321公斤。”董成永介绍,在反走私方面,边防大队也时刻保持对边境走私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加强对中老、中越方向境外走私信息的收集,形成反走私工作的常态化。(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