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实现农村快处快赔全覆盖
2016-08-05 13:49:19
方便快捷 简单实用
施甸实现农村快处快赔全覆盖
通讯员 杨剑锋
许多驾驶员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与相遇车辆发生轻微擦碰交通事故,报警、报保险、与另一方事故人员发生口角争执、事故认定、漫长的报保时间等待……
然而现在,在施甸县农村,轻微交通事故对方达成协商后,驾驶员只需要一部带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对事故现场拍照就能在10分钟内先行撤出事故现场,据此得到交警部门开具的事故认定书,实现快速处理,并通过云南交通事故自助处理微信平台,在所有保险公司实现快速理赔。对于不熟悉自助平台或手机操作的“特例”群众,由片区专职交通安全员按程序快速处理,通过微信群定损,由交通安全员先行垫付保险理赔款项,极大地方便了驾驶员。
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自助处理实现“三方共赢”
据施甸县交警大队大队长杨少平介绍,自云南交通事故自助处理微信平台在施甸县农村地区试行以来,全县交通安全员已通过平台实现快处快赔轻微交通事故410余起,占了全县所有简易程序交通事故30%的比重。
出台快处快赔便民利民举措施甸县并不是先例,早在2006年,深圳、湖南等省市就相继开展了这项举措,但仅针对城市。2007年9月1日,昆明市开始启动城市快处快赔工作,2010年此项工作在云南省内全省城市铺开。“但那时候,在农村地区,凡是交通事故交警必出现场,轻微交通事故驾驶员报保难等问题依然得不到根本性解决。”省交警总队事故对策处处长黎晓波介绍说。
2014年9月,作为深化全国公安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云南省作为全国10省3市试点之一,进一步研究开发了云南交通事故自助处理终端,又以保山市县区农村为试点推动,用两年时间彻底解决了公路和农村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难题。
据了解,施甸县80%是山区半山区地区,仅在十二五期间全县水泥硬化路面“村村通”仅农村公路就修了985.1公里。大多山区公路山高坡陡、路窄弯急,群众出行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轻微交通事故隐患,这是试点定在施甸县的重要原因。
施甸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施孟中队中队长字增华介绍,中队辖区辖5个山区乡镇,到达最远的乡镇集镇所在地约为1小时的车程,再到最远的村落又约为1个小时,遇到山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出警时间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快处快赔启动以前,交警处置一起最远乡镇山区一个轻微擦碰事故,不含处置时间仅来回就需要4个小时,这个时间对事故群众是一种煎熬。”字增华说,现在好了,每个辖区都有交通安全员,轻微事故只要安全员达到就可以实现快处快赔,警力不足问题得以缓解,保险公司省去了勘查现场的成本,群众得到实惠,这是三方共赢。
交通安全员是现行农村快处快赔的关键轴心
轻微交通事故处置现场的两个关键点就是事故当事人本身或者交通安全员。对于能够熟练操作终端数据上传的群众来说,轻微事故只要双方达成协议,交通安全员都不用到达现场就可以实现自助处置,但在农村此终端还未得到广泛普及,交通安全员的积极作用就更加凸现了出来。
据了解,施甸交警部门将全县12个乡镇划分为南片、北片、中片和仁和乡4个片区,目前全县已经招募到交通安全员60名并覆盖所有乡镇。对于事故现场发生争议难以自行达成协议的纠纷来说,交通安全员同时也起到了第三方调和的作用。
交通安全员有严格的的招募程序和管理制度,作为一个社会化参与的群体,能从根本上将交通管理触角延伸到农村地区。岗位要求安全员群众基础好、热心交通管理工作,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取得保险公司的代办证,并在保山市学习相关保险办理和车辆管理业务合格方能上岗,履行人车户籍化管理、交通安全宣传、违法劝导、车驾管业务代办、轻微交通事故代勘理赔、机动车保险业务代办六大职责。
业务能力和待遇保障是交通安全员能够长期开展此项工作的两个关键。旧城乡安全员龙兴楼介绍,施甸南片5个山区乡镇目前有16名安全员,工资收入由“保险公司300元底薪+每起轻微事故100元补助+交管车辆代办业务30/辆”组成,月平均工资约为3000元,业务能力强的还会更多。
为了实现每起轻微事故现场能够快速处置,在交警施孟中队有一间办公室被用于快处快赔服务点窗口,每个乡镇都有一家修理厂为保险公司指定定损点。两名安全员在服务窗口实行12小时轮班,24小时职守全天候受理轻微事故报警,他们的工资由外勤安全员每月提扣150元保障,每月基础工资为900元/人。遇到相关辖区安全员特殊情况不能到达时,交警中队会指定就近乡镇安全员赶赴现场处置。
划片管理村组覆盖率直接关系到快速处置反应能力,交警接到警情后将警情分流到片区安全员先期到达处置,对有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交通安全员能够先期维护秩序,对不涉及人员伤亡双方当事人无异议的轻微交通事故,只要两证和保险齐全有效就可启动快处快赔流程。
“交通安全员作为一种警力和保险公司的辅助力量具有双重身份,快速到达现场代不能‘自助’的群众办理快处快赔流程,在山区群众无法自助处置轻微事故的过渡期,交通安全员对现场清障和群众实现快赔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交警部门的最终愿望还是实现自处快赔。”施甸交警宣传科民警杨凯介绍。
从当前来看,农村和山区群众接受“自助终端”普及仍然需要一个过程,交通安全员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依然发挥着快处快赔的关键轴心作用。
保险协会资源整合是快处快赔的保障核心
作为推动整个快处快赔的最核心问题就是保险的认定,快赔是实现快处的根本,而能否实现快赔并不是警方和交通安全员能够决定,关键在保险公司是否认可。
然而,在一些县区并不是全国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有驻点。在施甸入驻的保险公司有12家,而保山市范围在警方推动下有更多的保险公司加入了快处快赔。
施甸交警一名民警介绍介绍,外省自驾车驾驶员在施甸县辖区内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只要其购买的是加入快处快赔计划内保险公司的保险,就可以通过“自助终端”或交通安全员现场处理后,将车辆撤离事故现场,到云南省任意一个交警中队打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保险公司将理赔款在最短时间内拨付到事主指定银行卡账号实现快赔。
民警表示,如果由保险协会助推保险行业加入快处快赔计划,那将更有利于推动更多群众在轻微交通擦碰事故中接受到便捷服务,推广范围越大,便民惠民效果越好。
在施孟中队民警和交通安全员手机里,都加入了一个名为“施甸县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的微信群,现有群成员124名,为交通管理民警、交通安全员、修理厂定损人员和各保险公司查勘员、理赔员等人员组成。
所有由交通安全员参加的轻微交通事故现场、现场擦碰照片、相关证照等资料会在第一时间内由服务点职守的安全员录入终端,相关保险勘查员在微信回复是否属于理赔范围,修理厂定损员当场回复定损报价,对于特殊情况理赔员则授权交通安全员可当场垫付理赔款现金,再走理赔流程。
施甸交警介绍,从2014年9月1日开始交警部门就多次召开推进会、协调会、联席会等就联合开展快处快赔工作进行协商。施甸多家保险公司表示:“很愿意搭载这个平台,这有助于节约勘查成本,快速、便捷地开展保险理赔服务。”
2016年7月28日,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召开的全国公路和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改革工作现场会在保山召开,中国保监会财险部副调研员吴晔军和保险行业代表到施甸县姚关镇对快处快赔试点情况进行现场观摩,这对更大范围内推进保险行业参与快处快赔计划打了一记强心剂,毕竟保险行业最大限度的资源整合才是在更大范围内最终实现快处快赔的保障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