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公安局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2016-08-12 11:01:56
勇担使命情满大山 精准扶贫温暖人心
大理州公安局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浦绍猛 通讯员 宋金友
盛夏时节,大理州巍山县巍宝山乡大箐村,到处郁郁菁菁,充满生机活力。然而与优美自然环境不相匹配的是遍布山间的低矮简陋的瓦房,阴暗潮湿的房间。
过去,大箐村靠传统的农业种植,山高陂陡、产出效益低,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薄弱,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农户增收途径少,收入普遍偏低,农民生存环境艰苦。
“贫”字刺眼,却是大箐村无法回避的现实。在“十三五”的蓝图里,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标志,如何在优势与短板并存的大箐村做好扶贫这篇大文章,托举农民脱贫增收的致富梦,是大理州公安局抓住机遇、强力攻坚的使命担当。
从去年大理州公安局定点挂钩帮扶大箐村,组建驻大箐村扶贫工作队以来,在脱贫攻坚中,大理州公安局倾尽全力,精心准备、倾情投入、转变观念、全力开展扶贫,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富民产业培育力度,扶贫先扶智。在大箐村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攻坚工程,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给昔日封闭贫穷的小山村逐渐带来了新变化。

精心准备,上下同步齐发力
到今年底,必须实现大箐村117户贫困户的脱贫目标。这是上级交给大理州公安的一项政治任务。而要使精准扶贫落地有声、见到实效、快出成果,就必须让一批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人,在扶贫过程的一个个“节点”上去站岗守位、去精准发力。
为此,大理州公安局局长陈川带领局扶贫领导组成员,多次深入挂钩帮扶的巍山县巍宝山乡大箐村委会实地调研,采取与县、乡、村干部、州公安局驻村工作队员座谈的方式,听取县、乡、村三级精准扶贫工作规划,在紧密结合巍山县扶贫工作总体规划和乡、村具体产业和脱贫公益事业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商定了大理州公安局2016年精准扶贫措施和计划,制定了党委包村、支部包片、党员包户的扶贫工作模式。
1月27日,州公安局召开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会议,全面部署2016年“挂包帮”联系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分别与州局23个党支部签订了《大理州公安局2016年精准扶贫目标责任书》。要求全局党员要进一步拓宽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全员发动、全员参与、落实责任,实施“党员干部直接挂钩、支部党员集体帮扶”的一挂双扶制度;挂钩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共商脱贫计划,帮助制定一户一策的脱贫措施,再次是督促检查落实。
3月,全体挂钩党员干部再次深入农户家中,督促检查扶贫项目推进,项目落地情况,帮助共同商讨解决扎实推进项目落地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帮扶实施“精准扶贫”的117户贫困户能全部如期脱贫。
其实,从去年大理州公安扶贫工作队入驻大箐贫困村开始,扶贫工作队、巍山县、乡干部就通过“地毯式”入户走访,对每个贫困户的人口、劳动力、产业结构、收入情况、劳动技能及就业愿望等,逐户进行入户走访登记造册、建档立卡,精准到人。
在117户贫困户中,他们有的是因为没有劳动能力,需要进行低保兜底的;有的是因为疾病、自然灾害、孩子上学等原因导致贫困,需要“输血”帮扶的;有的是由于生意失败导致破产,需要扶贫扶志的……贫困人口内部的情况各不相同,导致贫困的原因也有所不同。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前提,识别精准,才能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而扶贫精准,也才能进行分类指导,分类扶贫,确保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走进大箐村委会,映入眼帘的扶贫攻坚项目作战图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在这幅图下面标注着指挥长、副指挥长和责任人的名字,项目计划投入资金,完成时间,形成了一个战斗集体。还有州公安局挂钩帮扶点的目标责任,通过“挂图作战”,步步分解,自加压力,让每天的工作都能见到实效,每天的努力都有成绩,让人突生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准扶贫包户干部包贫困户”的网格图,全部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转变观念,找准发展新思路
新时期,大理州公安局更加注重将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优势与大箐村的资源、劳动力、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大箐村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大箐村,驻村工作队员和挂钩干部十分重视扶贫先扶智的道理,通过驻村工作队员划片包户多次走访、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脱贫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认真贯彻落实政策,使贫困户子女充分享受教育帮扶政策,杜绝因贫上不起学、辍学的现象。同时,精心筹划“两社”,打造大箐村产业发展平台,为推进“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根本性转变,实现整村脱贫。
经过全面走访和调研,州公安局党委在紧密结合巍山县扶贫工作总体规划和乡、村具体产业和脱贫公益事业发展思路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和村民(村组)意见,明确了帮扶项目和计划。拟定发展魔芋种植、红雪梨种植、可繁殖母牛养殖、生态山鸡养殖、绿壳蛋鸡养殖等产业发展项目。
在杨家忠的介绍中,工作队员一行人来到半山腰,这里可以看到贫困户 的小枣地,树上挂满了小枣。杨家忠说,该农户养鸡场养了1000只鸡,鸡刚出栏赚了8000多元钱。“也是党的政策好,通过州公安局的大力帮扶,我们才养了鸡、种植了魔芋和小枣,这些项目使我们能够赚钱供小孩读书。”而余进林和余兴忠几家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养牛、养鸡、种植红雪梨、魔芋和住房异地搬迁,这些项目都起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发展过程中,州公安局党委还帮助协调解决相关政策落实和部分政策外贫困户的发展启动资金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立项支持大箐村委会所辖罗坞么、玉碗水、后新等三个村组道路约12公里的道路硬化;罗坞么村电力基础设施改造,推动易地搬迁项目实施。
按照“互联网+农村”的发展思路,扶贫工作队员鼓励困难群众学习、运用网络知识,探索尝试以农村电商方式开展经营活动,州公安局积极帮助协调网络运营商给予考虑农村宽带接入的问题。
倾情投入,书写扶贫新画卷
驻村工作队员陈晨记不清,他已是第几次来到贫困户余春成家了,对余春成家的情况,工作队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余春城全家5口人,上有86岁的老父亲,下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大学,一个上初中,全靠余春成夫妇种地维系,生活十分贫困。工作队多方筹集资金,对他们家实行了易地搬迁安置,鼓励他们开展养牛、养鸡、种植红雪梨和魔芋,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个家庭的贫困状况。
大理州公安局要求,干部结对帮扶,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要覆盖,每位干部都有相应的挂钩户,并要求在帮扶中要转变发展理念,多做发展比较好的项目。
结对帮扶中,州公安局干部与村里的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州公安局积极组织民警个人捐款,共捐款14.875万元。4月2日,州局扶贫挂钩的巍山县巍宝山乡大箐村委会玉碗水村的郭天光家墙壁倒塌,致其妻子被倒塌墙体掩埋身亡,给原本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获悉此情后,工作队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参与处理。州公安局扶贫领导组高度重视,于4月6日派出慰问组,代表州公安局党委到受灾的扶贫帮扶户郭天光家进行慰问。
同时,积极落实州公安局3名驻村工作队员每人每年1万元工作经费,拨付大箐村委会用于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组织州公安局党委和驻村工作队对大箐村委会上报的,总体规划投资3088万元的扶贫攻坚发展规划项目开展调查论证、筛选立项工作。积极协调州县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局等单位,多方筹措扶贫资金,有计划、分年度帮助大箐村实施发展项目。
在产业发展方面,帮助 26户参加山地鸡养殖合作社,建盖鸡舍2600平方。目前,前期发放鸡苗,养殖工作已经取得收益,实现增收;动员农户养殖能繁母牛,共养殖110头能繁殖母牛,每头牛政府补助5000元,补助款已补助到农户手中;扶持农户养殖能繁母猪,共养殖26头能繁母猪,每头猪补助1000元;种植红雪梨200亩,每亩补助165元。目前,梨苗已经发放到种植户,村民正抓紧时间利用雨季栽种;种植魔芋500亩,按照每亩补助800元子种费,补助款40余万元已发放到种植户手中,目前魔芋长势良好。
为确保安排的扶贫互助基金25万元和民警个人捐助款14.875万元切实发挥扶贫效能,经州局扶贫办、驻村工作队与大箐村委会研究,目前正筹备以上述39.875万元作为注册资金,成立行政村互助合作社。同时经驻村工作队与大箐村委会反复核实,现已上报了53户易地搬迁和26户修缮加固贫困户。目前农户已全部动工建房,有的已喜迁新居。
在这场倾全力的扶贫行动中,大理州公安局干部职工走进农家,询情况、送关怀、找出路、谋发展,他们敢于担当的工作精神正改变着一个山乡,改变着贫困户的命运。
目前,大箐村振兴发展、精准扶贫进入决战阶段,大理州公安正协调联动相关部门等环节,共同推动振兴大箐村发展、精准扶贫这一造福大箐村的时代列车顺利前行,助推大箐村与全国同步迈入小康社会目标的圆满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