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檐下的燕子

    2016-08-12 11:11:51

屋檐下的燕子

鹤庆县公安局  张泽荣

下班时分,乌云挤压着天空,闪电和雷鸣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到来。伸伸腰望向窗外,只见一群燕子密密匝匝地挤在路边长长的电线上,它们或静静站立,或偶尔低飞。望着这群精灵,不禁回想起老家的屋檐,勾起了关于燕子的那些深深浅浅的记忆。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许多年前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有燕窝,当然我家也不例外。每当春天来临,燕子也就不远千里迁徙回来了。至今,我还记得燕子筑巢育雏的情景。为了方便燕子筑巢,奶奶特意在堂屋左侧的屋檐下钉了一小块正方形的木块,春暖花开的时节,一对体态轻盈的燕子夫妇停留在院子里的柿树上,叽叽喳喳、交头接耳讨论了一番后,选中了奶奶提供给它们的场所,好像在说:“这就是我们的家。”也像是在说:“不吃你的谷,不穿你的衣,只借你的梁。”两只燕子在屋檐下飞行了几圈近距离观察所选择的位置后就飞了出去,不久,燕子夫妇就衔来新鲜的春泥、柔软的羽毛和干净的枯草,一次又一次来回穿梭着,忙忙碌碌、专心致志地搭建巢穴。几天之后,一个精致的碗形燕窝就建成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燕子有时在树枝上相互追逐,有时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有时待在巢穴里相依相恋,过着惬意幸福的生活。不久,小燕子就出生了,燕窝里传来了稚嫩的叫声,几只小燕子抬起头张着大大的鹅黄色的嘴巴,不停地向父母索要食物,燕子夫妇又开始忙碌起来,一趟又一趟地捉来昆虫喂养雏燕。

奶奶经常对我说,燕子以苍蝇、蚊子等昆虫为食,一年能吃掉几十万只害虫;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一定要保护燕子,千万不能打燕子,更不能捅燕窝。就这样,燕子在老家的屋檐下安下家来,秋去春回,年复一年。大学毕业后在派出所工作期间,燕子在老家堂屋右侧的屋檐下又新建了一个燕窝,几次休假回到老家,看见燕子或修整旧巢或成双成对,或低语呢喃,或抚育雏燕,心里瞬间暖暖的,我被这可爱的小精灵感动了。

对我而言,燕子不仅仅是益鸟和人类的朋友,更是人们的情感寄托。许许多多的诗词佳句对燕子进行了赞美和歌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春天来了,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回来衔泥做窝,忙碌的燕子让人倍感春天和生命的美好,燕子代表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燕子成双成对雌雄颉颃,飞则相随,落则相依,燕子象征着忠贞的爱情;“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燕子整日辛劳觅食,悉心照料、精心抚育巢中的雏燕,展示着辛劳勤勉的本色;“不傍豪门依陋舍,呢喃蜜语俩依偎。”燕子不择高贵、不忘旧巢,平静从容,体现出朴实无华、纯粹自然的生活境界。

如今,城镇和农村居住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老家建起了许多钢混结构的新房,一些老房子也得到了修缮,粉刷一新的洁白的墙壁,装饰艳丽的吊顶屋面,严严实实的玻璃门窗,燕子们逐渐被拒绝,无法筑巢,无家可归。那天,带着女儿回到老家,不经意间向上望去,屋檐下的燕窝空空荡荡,看不见燕子的身影,也听不到燕子的声音,“燕子今年没有回来。”父亲说道。由于环境和人为因素,燕子已和我们渐行渐远,想起“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和“钩帘归乳燕”的情形再也不能重现,不禁柔肠百转、怅然失落。

时光就这么走远,许多看似自然简单的景象如今却成了心底的梦想和奢望。逝去的已经无法挽回,但那些“微雨燕双飞”的情景却留存在记忆里经久而不褪色。灵性的燕子啊,你是否找到了新的栖身之所?是否依旧荣辱不惊、贵贱泰然?是否和我一样在沧桑岁月里悲伤着、快乐着、痛苦着、微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