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全力构筑边境地区安全屏障(二)

    2016-08-19 12:13:26

窗口服务更贴心  商贾往来更便捷

江城全力构筑边境地区安全屏障(二)

  记者 耀 通讯员 黄初勇

“三大机制”增强群众守边意识

“从今天我们巡逻下来的情况看,一切正常,没发现可疑的人和事……”勐康镇坝卡村是靠近老挝的一个民族村落,山顶上的咖啡厂已经有21年历史。

3年前,为了加强边境巡逻力度,在江城县公安局的组织和帮助下,咖啡厂成立了由50多岁的咖啡厂负责人张启良,带领10个咖啡户组成的巡逻队,定期沿着边境线巡逻,对发现的可疑人物和事件,及时反馈给公安机关。

“除了常规的巡逻外,我们还配合公安派出所和边防派出所一起巡逻。即便在平时管理咖啡的时候,我们也会随时注意着边境上的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汇报。”张启良说。

坝卡村的群众边境巡逻队,只是江城县公安局加强管边控边、动员群众参与守护家园和守护国界的一个缩影。

“傣族群众经常在水上作业,也经常会和对面的越南群众有所接触。因此,依靠这些群众作为公安机关的‘眼睛’,就增强了我们的信息渠道。其他边境线上的群众‘巡山’,这里的群众‘巡江’,照样起到了管边控边的作用。”江城县公安局局长陈仲荣介绍:“在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延伸区域巡防方面,江城县公安局各派出所片区民警组织全县314个农村治保组织1301人开展区域联防、村居联动;由重点边境村组的200名治安积极分子组成17支边境护村队,协助公安机关加强重点边境通道、便道的巡查;组建区域性厂企联防队12支、警企联防队12支,加强企业内部及周边地段巡逻。”

江城县公安局还创建边境联合法制宣传教育机制,增强群众守法护边意识;创建扶贫济困的联创联帮联助“三联”机制,树立爱民亲民新形象;创建中老矛盾纠纷调处协作机制,全力化解跨境矛盾纠纷。

同时江城县公安局和相关部门,在思茅、勐腊、宁洱、墨江、绿春等周边县区进入江城的重点路段上,设置了2个常态治安检查点和1个动态治安检查点。在与越南和老挝接壤地段设置了1个常态治安检查点,实行24小时双向查缉,取得了明显效果。

 

出入境精准发力服务边境群众

“您好,这是您的边民临时居留证,请拿好,请慢走……”近日,准备在江城经商的老挝小伙子阿力,在江城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很快办好了边民临时居留证。之后几天,他的小店就可以顺利开张了。

近年来,江城县公安局出入境部门克服了警力有限和边境地区通婚、贸易、过境、看病等出入境频繁等管控难题,主动作为,在基础工作信息化、出入境服务管理、对外警务执法合作、执法规范化和队伍正规化建设上精准发力,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边境群众,服务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新贡献。

同时以着力深化思想教育,夯实出入境服务群众意识;努力健全工作规范,提升服务质量;强力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强化服务监督“三个支撑”,打造窗口正规化建设。依靠基层,强化外国人管理;围绕边境地区社会治安整治专项工作,有效加强了边境地区治安管控。

根据当前境外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涉及单位、部门、行业多和情况复杂、管控难度大的实际,江城县公安局及时牵头召开了涉外单位和社区联席会,开展信息交流和法律宣传,将辖区内的外国人全部纳入视线;并开展联合执法,主动打击辖区内的“三非”人员。

为提高派出所民警对外国人的管理水平,今年,出入境管理大队还对全县各乡镇派出所民警进行了业务培训,巩固和提高了民警开展境外实有人口管理和境外人员住宿登记管理能力。同时以信息化建设为中心,强化基础信息调查工作,上半年共收集境内外动态信息16条,为上级决策提供了依据。

“今年上半年,江城县公安局出入境部门受理中国公民出入境通行证1027证;办理边民临时居留证238证,延期176证;外国人证107证。在查处违法犯罪方面,查获‘三非’人员77人,当场处罚77人次。”

陈仲荣介绍,近年来,针对维稳形势日趋严峻的实际,江城县公安局还不断加强与毗邻的越南奠边省勐念县、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警方联系,建立完善双边会谈会晤、信息通报和执法协作等国际警务合作机制,在共同打击跨国违法犯罪、保护双方公民合法权益、禁毒国际合作、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工作等方面构建警务合作平台,为维护边境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