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食堂
2016-08-19 12:48:29
小食堂
文/喻 超 编辑/唐天雷
“开饭喽!”
每天中午十二点,听到院子里这浑厚而充满力量的一嗓子,就像听到值班室的报警电话铃声一样提神,报警铃声总是让人精神绷紧,而这一嗓子的呐喊立马使人感觉到浑身轻松自在。
终于,可以歇一会儿了,我扫描好桌上的最后一份材料,走出办公室。
夏天的永平是静谧的,各个部门的人三三两两地走出办公室,或伸伸懒腰,或锤锤肩膀。上班时大家都忙着工作,下班后又赶忙回家做饭、带孩子,一天当中同事之间能在一起闲聊的时候,也就只有中午吃饭的时间。
约莫二十平米的小屋,两张圆桌,十几个小凳,再加一组炊事灶具和一台老式冰箱,这些家当就组成了我们水泄派出所的小食堂。大家陆陆续续来到了小食堂,原本安静的小食堂开始热闹了起来。大家围在一起,各盛各的饭,各夹各的菜,边吃边聊天,氛围相当的轻松愉快。
吃饭完后,大家放下碗筷,也不会马上离开,通常都会各自倒上一杯茶水,聊聊家长里短、闲闻逸事,毕竟是难得的一天能聚在一起的时光,聊聊天,也可以增进一下感情,放松一下精神。
除去每周的例会,小食堂的圆桌成了最常汇总案情、部署任务的地方,民警端着饭碗向所长汇报手中案件的进展情况,所长夹着菜仔细聆听、时不时的指点。这里是我们派出所的小食堂,更像是一个调度室,大家聚集在餐桌前,对警情的处理提出意见,对各自手中的案件进行研究讨论,对关键环节进行强调,对案件办结情况进行督促…… 一顿饭而已,菜盘变成了沙盘,所长变成了战场的指挥员,一汇报一指点,下一步该开展的工作在这里瞬间明朗了许多。
说完这些正事儿,褪去所长、民警的身份,大家又你一句我一句地分享见闻,互相调侃,吹吹牛皮,聊聊家常。饭吃完了,能量也补充好了,大家又带着满腔的热情各自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去了。
赶上事情多的时候,这边刚拿上筷子,那边有群众报警,值班民警迅速带上装备开着警车瞬间消失在视线中。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个小时,没有人知道出警人员什么时候回来,一桌子热乎乎饭菜渐渐凉去,又再次加热,这样已经是小食堂的常态了。
有一些退休的老同志,偶尔也会来小食堂和我们一起吃饭。他们说,小食堂的饭菜虽然不如家里的丰盛,也不如家里的好吃,但在这干了大半辈子,习惯了这个味道了,也习惯大家一起边吃边聊天的氛围,时间长了不来,还真觉得有点不适应。
这里是我们的小食堂,是我们的战前指挥所、战后根据地,是我们的能量补给站,单位食堂的饭菜固然不如饭店的精致,更没有山珍海味,但要达到充饥乃至补充营养的目的还是绰绰有余的。茶饱饭足,我们也会加足马力,打起十二分精神,值好班,备好勤,全力投入工作中!
(作者单位:永平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