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住禁毒的最后一道防线

    2016-08-19 13:02:07

守住禁毒的最后一道防线

 

/唐天雷

 

“虽然信息化查缉的工作方法如今还不够完善,但不管再难我们都要坚持做下去,因为我相信,未来,信息化查缉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姚杰坚定地说。

 

火车站是云南禁毒“三道防线”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交通和运输通道越来越便利,毒贩的贩毒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姚杰介绍,近年来,昆明铁路公安处查缉的毒品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经过调查分析,是因为毒贩的运毒方式发生了变化。“现在,更多的毒贩开始用物流和自己的私家车运毒,隐蔽性更高了。”

新的形势,就需要有新的工作方法。20151月的一天,领导找到姚杰,对他说,组织上在考虑建立一个信息化查缉工作的试点,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他。

“但是,什么是信息化查缉,当时我心里还完全没有这个概念。”姚杰说。他给领导的回答是,“我试试看吧。”但他在心里下了决心,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这是一项从零开始的工作,因为完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开始的几个月,姚杰几乎都处在一种摸不着头脑的状态。每天桌面上的资料堆成山,看得头晕眼花,却始终找不到头绪。好不容易研究出一点成果,拿到实际工作中一验证,也都是以失败告终。“那时候真的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几乎看不见前进的道路,每天都在克制着自己的挫败感。”姚杰说。

慢慢地,姚杰总结出问题所在。信息化查缉本来就要建立在大量信息的基础上,而自己从前遇到的问题,基本上都源于掌握的信息不够多,导致分析不够透彻。认清症结之后,姚杰尽一切努力地收集、分析信息,整理、归档,并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慢慢地,情况开始好转了,由姚杰通过信息化查缉工作获取的线索开始破获了一些运毒案件。20156月,昆明站派出所根据姚杰提供的信息破获了一起18公斤的运毒案,这让姚杰觉得十分骄傲。当年,昆明站派出所共破获毒品案件120余起,其中通过信息化查缉破获的案件有29起,占总数的四分之一。

20151226日,姚杰工作室在昆明站派出所挂牌成立,这是昆明铁路公安处第一个以民警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他和两名同事承担起收集、分析信息和对公开查缉工作进行技术性指导的任务。每天,姚杰就是在派出所,火车站,警务站三头跑,并且无论在哪里,眼睛都是死死地盯着屏幕,因为他要随时收集、分析信息。

“虽然现在的工作比起从前在体力上轻松了很多,但却感觉比从前更累了,因为大脑随时都在运转,永远在整理、分析,整理、分析。”因为每天都太长时间面对着电脑,本来是游戏迷的姚杰在下班之后也很少看电脑和电视了,“因为一看到屏幕就感觉回到了上班的状态。”

从姚杰工作室成立至今,昆明站派出所通过信息化查缉工作破获的案件已有30多起,超过了2015年全年的总数。姚杰说,“信息化查缉和公开查缉是互补关系,它能够让公开查缉开展得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

“虽然信息化查缉的工作方法如今还不够完善,我们也在进一步的摸索当中。但不管再难我们都要坚持做下去,因为我相信,未来,信息化查缉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姚杰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