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坤: 心系群众解民忧

    2016-08-26 11:48:47

心系群众解民忧

通讯员 曹振华 杨洁琼 黄会萍

户籍民警的工作平凡而琐碎,但又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和每一名群众的切身利益,服务质量的好坏和办证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群众的出行。

 

千里寄真情

富源县公安局墨红派出所经过慎重考虑,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熟、服务态度好的刘坤担任户籍民警。当时已是社区民警的刘坤没有抱怨工作量的增加,而是二话不说带着任务走上户籍工作岗位。正是这种踏实苦干、不厌其烦的户籍工作,获得了辖区群众的千百次点赞,铸就了刘坤户籍业务能手的荣誉。

201642017时左右,富源县公安局墨红派出所户籍民警刘坤接到辖区圆通快递的电话,称其有一包裹,刘坤觉得奇怪,自己近段时间并没网购呀。但奇怪归奇怪,还是赶去拿了,在快递那里见到了一个特殊的长长的包裹,疑惑之中刘坤打开包裹,内有一面锦旗,锦旗上面印着“大爱无疆、为民服务”八个大字,其署名为高某全,看到这里,刘坤才知道这锦旗的由来。

高某全是富源县墨红镇江浪村委会人,他于30年前去外省打工,一直在外漂泊。1996年的时在浙江嘉兴找到了一份固定工作,后与富源县大河镇张某结婚,但因双方都无户口,因此未到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随后,夫妇二人生育了两个小孩高某能和高某仙,但该四人均无户口,孩子也不能顺利读书。

2015年过春节,高某全专程从浙江嘉兴赶回富源墨红镇来补办自己的户口,但因事前没有沟通准备,必要的材料都没有,只得重返浙江准备相关材料。这一去就是一年,但刘坤并没有忘记这件事情,他凭记忆找到了当时高某全留下的电话号码,联系到了高某全,将其情况全部了解清楚后,多方协调于2016216日顺利的为其办理了居民身份证和两个小孩的户口簿。3月中旬,高某全的身份证办下来后,刘坤又将该身份证寄送给远在浙江的高某全,免去了他要验指纹而长途往返2000公里的劳累。

顺利拿到身份证的高某全喜不自胜,感激之心无法言表,遂决定千里寄送锦旗,表达内心深深地感激、感恩之情。

 

“是你们救了我”

2016413日上午10时许,富源县公安局墨红派出所户籍室接待了几名操着外地口音的群众,声称要补录户口。刘坤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于是便主动询问相关情况,期间,一名约60岁操山东口音的妇女数次落泪,泣不成声,在其断断续续的描述中,民警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这名老妇名叫邓某妹,1957321日出生,是墨红镇清水村委会西流水村人。40年前,因自己二哥为人老实,父亲邓某奎担心其找不到媳妇,于是用自己和清水大嘎那村的彭某仓家换亲。嫁入彭家后,因多年未生育,被夫家毒打,她不堪家暴,拖着病残的身体连夜出走,辗转至山东省乳山市打工,并与当地居民刘某海相识,重新组建家庭,于1991422日生下一子刘某。

她多次到当地公安部门申请补录户口,均未得到落实。几十年的“黑”户,让她尝遍了没有户口给她带来的出行难、乘车难、就医难、孩子就学难等等。坐不了飞机,乘不了火车,住不了宾馆旅社,买不了保险,看不了疾病……就连自己的老父亲去世,也没有办法回来奔丧,在绝望、无助中多次想过用自杀来结束生命。

刘坤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查阅了相关档案,但翻遍档案室,也未查阅到相关的记录,刘坤便将此情况向所领导及上级业务部门汇报。

2016414日上午10时许,刘坤经过2个多小时的一路颠簸,翻山越岭的赶到邓某妹老家的村中,找相关人员核实情况。

在上级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下,201641818时左右,这个“黑”了近60年的户口终于被补上了,民警还为其办理了居民身份证。在打印出“户籍证明”交到邓某妹手中的那一刻,邓某妹手中握着“户籍证明”,眼里含满泪花,看着自己的照片,颤抖的双唇在言语着什么。良久,她从自己的上衣口袋中摸出身上仅有的100多元钱硬要塞给刘坤,让刘坤买包烟抽,被刘坤婉言谢绝后,口中还连声说着感谢的话:“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们,是你们救了我一命!”

一个六旬老妇,60余载“黑”身份,千里奔波为户口,终于在户籍民警刘坤的帮助下,圆了60余年的户口梦。

为群众办理多年未解决落户问题的例子还有很多,刘坤都无怨无悔,为他们认真热心办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走上户籍民警岗位以来,刘坤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也没有名垂青史的丰功伟绩,但是他在自己户籍的岗位上履职尽责,兢兢业业,时刻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民服务的使命感和过硬的业务技能,在平淡而又不平凡、简便而又不简单的工作中,忠实履行着一名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便民利民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