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盟构建服务民生大格局

    2016-08-26 11:59:32

深化机制创新   优化警力资源

西盟构建服务民生大格局

记者 耀 通讯员 赵旭东

西盟县成立于1965年,是一个佤族聚居边境县,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89.3公里。近年来,西盟县公安局党委着眼总体工作目标,抓实‘一二三四五’具体工作任务:围绕一个中心、紧扣两大任务、抓实三个环节、推进四项建设、培养五种能力,在确保边境安全稳定、治安秩序良好、社会和谐安宁、战斗实力提升、队伍素质过硬等方面,均做出了不俗成绩。

 

确保边境安全

“西盟县和缅甸两国边境上的少数民族群众都是同姓同宗,亲戚来往频繁。边境线有130多条小道可以入境,边境管控难度很大。因此,西盟县公安局在维护稳定上出实招、重实效,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了边境安全稳固。”西盟县公安局局长李杰介绍,西盟县公安局将公安、边防、人武部、武警内卫等反恐专业力量有机整合;在武装查缉、巡逻防控、安全防范方面形成合力。依托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城区、边境构建“立体型”、“网格化”防控网络,全面提高全社会治安能力。

在边境管控中,进一步优化整合警力,深入推进“站所合一”试点工作、所站队联勤联动,加强部门联动,真正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边境管理格局。同时加强基层力量建设,配齐边境通道、卡口的网格长、联络员;设立流动警务室、综治维稳室、矛盾纠纷调解室“三个室”;组建边境联防队、边境110、边境“武装班”等“三支队伍”;配齐协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护边员、网格管理员等“四大员”建设。

在矛盾排查中,依托司法部门,以“公调对接”为契机,定期与司法部门互通情况;依托村组、社区干部,掌握治安情况和社情民意,发动广大基层干部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充分发挥群众中有较高威望人士的优势,调解邻里纠纷;培养治安员和信息员,广泛收集深层次、预警性信息,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确保治安秩序良好

“当初之所以吸毒,是因为朋友说吸了‘小麻’后酒量会增大,而且醒酒也快,就因为一时好奇才染上了毒瘾。现在,已经进行了两次强戒,才逐渐断绝了毒瘾。等回去后,我一定用自己的经历教育民族村寨的群众,坚决不能再走我的弯路了……”在西盟县戒毒康复中心,勐卡村委会的岩某某说起自己的吸毒经历时十分懊悔。

据西盟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负责人介绍,西盟县公安局始终坚持“打造禁毒品牌、实现支撑目标”的工作思路,继续打好协同战、阵地战、查缉战、科技战、信息战、合成战、禁吸战等七大战役。

高度重视禁毒信息工作,强化信息研判,提升精确打击能力。高度重视禁毒斗争策略,在实战中探索创推信息与技术侦查相结合、网下摸排与网上查询相结合、网上布控与网下监控相结合、多点控制与同时打击相结合的“四步四结合”缉毒工作技战法。

探索推广一考评一通报、一收戒一管控、一中心一平台、一宣传一教育的“八个一”机制,强势助推乡镇党委、政府树立禁吸戒毒主体责任、主导地位、主要力量、主要任务等“四主意识”,形成禁吸戒毒工作职责化、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四化格局”,把禁毒工作纳入乡镇、单位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建立考核考评和责任追究机制。

用好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全面提高现有吸毒人员的戒毒和巩固率。用好社区戒毒平台,实现吸毒人员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跟踪管控,全面增强戒断巩固效率。禁毒部门还做好禁毒知识宣传,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面,切实提高群众禁毒知晓率和参与率。

 

确保社会和谐安宁

“去年安居工程建设开始后,大量的建筑队和建筑工人涌入辖区,人多事杂,由此引起的一些矛盾纠纷和治安问题也大幅上升。为此,派出所联动乡镇村组的治保组织,抓紧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一些小的矛盾,就由治安组织化解;一些较大的矛盾,则由社区民警出面参与调解。目前,在安居工程建设中,尚未出现大的矛盾纠纷,基本都化解在了基层。”西盟县公安局勐梭派出所所长罗云超说。

李杰告诉记者,在抓实防控体系建设、提升驾驭复杂社会治安能力上,西盟县公安局树立了“理念更新+制度创新;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常态防控+动态防控”的理念,构建大巡逻、大防控工作格局,着力提升科技巡控能力;探索构建“一三三”视频巡控工作模式,110指挥中心岗位职责由“接警→指令→处警”向“视频巡控→指令盘查→打击防范”转变,不断提升科技巡控能力和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预防能力。

建立健全“警种联动、部门协作、区域合作、跨境执法”协作机制,探索构建统一指挥、信息主导、科技支撑、合成作战、精准打击模式,着力提升信息化背景下公安侦查破案能力。加强刑事科学技术、刑侦专业力量、刑侦信息化建设,打造一支集“现场勘查、技术侦查、信息侦查、人力侦查”于一队的现代刑侦队伍。

在抓实社会服务管理、提升便民为民行政管理能力上,深入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让更多警力走进社区、融入群众。大力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等工作模式,不断扩大网上办理范围,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确保战斗实力提升

今年4月份开始,西盟县公安局落实了轮值轮训制度。每周各部门专门抽调人手,全局组成10人的机动小分队,参加各种培训,通过警务实战训练提高自身素质。

“这些抽调出来的机动力量,白天集中训练,晚上参加城区巡逻,处置突发警情。开始的时候,从部门领导到民警都有些不适应,但一段时间下来,看到了民警自身素质的提高,大家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

李杰介绍,全局组成的810人的小组,两个月轮训一遍,反复循环。“现在4个月过去了,全局民警的各种警务技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很多老民警反映,做了几十年的民警,还没有今年一年打的子弹多;打了这么多子弹,实战技术能不提高嘛!”

对于辖区的6个边防派出所,西盟县公安局也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和普洱公安边防支队、西盟县公安边防大队对接,建立倒逼机制,约谈了2个工作落后的边防派出所,充分调动了边防派出所的工作动力,在边境管控和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同时,西盟县公安局采取六化并举推进基础信息化,实现机构设置最优化;四战合一推进警务实战化,警务理念着眼实战;五项建设推进执法规范化方面,全面加强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