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互联网+”带动农村交管工作新发展
2016-10-20 09:42:39
镇沅“互联网+”带动农村交管工作新发展
文/熊邦华 编辑/海世梅
为破解农村地区“出行不安全、安全管理难”的突出问题,镇沅县田坝乡在基本完成 “主体在县、管理在乡、延伸到村、触角到组”的 “五个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组织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推广应用这一契机,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集人防、物防、技防于一体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新路子。
2014年至今,田坝乡辖区实现交通事故“零”死亡,从未发生群死群伤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强化“五个一”,加大“两保障”
田坝乡党委政府强化队伍建设基本标准,保证乡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站工作人员5名、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点工作人员3名、村民小组联络员1名、派出所内设交警中队民警2名、干部职工挂钩人员52名,并把“五个一”队伍纳入农村交管信息化系统的采集员、录入员,维护员、管理员,为全乡农村交管信息化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障。
田坝乡党委政府采取上级支持一点、自己出一点的办法,为“五个一”队伍开展农村交管信息化建设及推广应用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装备保障。一是积极争取县委政府支持,把田坝乡“五个一”人员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保障,乡专职交通协管员经费1500元/月/人、村兼职交通协管员补贴100元/月/人、村民小组联络员补贴50元/月/人,有力支持了“五个一”队伍开展农村交管信息化推广应用工作;二是田坝乡党委政府,自力更生筹集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为乡镇工作站、各村工作点配齐办公桌椅、相机、电脑等办公设备,开通各村委会互联网,并为乡镇工作站下拨了信息化推广应用专项工作经费2万元,有力保障了全乡农村交管信息化数据采集、录入工作的稳步推进。
依托“站点员”,采取“四举措”
把信息化推广应用作为提升事故防控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田坝乡党委政府依托“站点员”,采取“四举措”,全面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化推广应用工作。
为确保农村交通安全信息化推广应用工作的有序推进。田坝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及村委会主任为成员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及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8个信息采集组,全面担负起全乡农村信息化建设及推广应用工作的统筹部署、协调指导、督促落实。
结合田坝乡实际,制定下发《田坝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化推广应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工作任务、方法步骤、工作要求,并及时召开农村交通安全信息化推广应用工作部署动员会,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到会安排部署,保证了各级各部门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措施有力、善做善成。
在农村交管信息化推广应用过程中,田坝乡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工作队员具体抓、村组干部积极配合”的运作模式。乡工作站全面负责全乡信息化推广应用工作的统筹安排、协调指导、督促落实、系统数据的前期录入;实时开展重点时段路面巡逻管控,通过网下巡查获取实际车辆、驾驶人、隐患路段的信息数据,与网上登录数据进行校验比对、更新维护。村服务点工作人员负责本辖区、常驻辖区的车辆、驾驶人、重点车辆驾驶人监管帮教、《驾驶人责任书》签订、《户主承诺书》签订、非法违法劝导等信息进行采集、上报乡工作站。村民小组联络员负责配合村服务点工作人员做好相关信息数据采集;每季度对本村民小组新增车辆、驾驶人信息进行核实、采集、上报。派出所负责交通违法查处、交通事故信息录入;农业农机部门负责辖区低速载货车、拖拉机、微耕机信息的采集录入;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负责隐患路段的排查整治、非法客运查处、农村客运覆盖率等信息录入工作。做到定人、定责、定进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此外,乡党政主要领导开通“互联网+农村交管”信息系统,实时上网巡查,及时了解掌握全乡信息化推广应用工作进展情况,并通过信息发布功能,定期通报各村组信息化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研判辖区交通安全形势,督促落实工作措施。同时,将信息化推广应用工作纳入乡政府对各村、各相关部门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考核重要内容,由乡政府与各村、各部门层层签订责任书,并采取由乡纪委定期督查、随机抽查和年终全面考核的方式进行 督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开展“大劝导”,维护“大数据”
开展“大劝导”是网下巡查最佳方式,不但在源头上能够消除各类交通安全隐患,而且还可及时获取辖区车辆、驾驶人的真实信息数据,为开展网上巡查,校验比对、更新维护系统信息数据,持续保持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更为信息系统的大数据分析、科学化决策、精准化管理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干部职工下乡开展“大劝导”。田坝乡党委政府从2015年开始,在全乡范围内组织开展“交通安全人人管、交通违法大家劝”活动,印发《道路交通违法劝导帮教整改通知书》2万份,发到52名挂村干部职工和25名村干部手中,在进村入组、入户开展工作时随时随地对遇到或发现非法违法交通行为及时进行现场劝导帮教。同时乡党委政府制发《田坝乡干部职工下乡开展交通违法大劝导工作制度》,规定乡党政班子成员每年每人劝导帮教不少于20人次、乡干部职工每年每人劝导帮教不少于50人次以上,村组干部每年每人劝导帮教不少于50人次。
依托村组劝导站开展“大劝导”。在8个村建立劝导点,制定《劝导点交通违法劝导工作制度》,要求每逢农村集市、学生上下学等重点时段,由临近的村组干部每月1次轮流到劝导点值勤,每逢村民红白喜事,村组干部须深入农户,提前打招呼、提前进行劝导。
这些“大劝导”活动的开展,在源头及时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确保群众平安出行,平安回家同时,也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的校验维护积累了大量数据。
开展网上“大巡查”,把“大劝导”中获取辖区车辆、驾驶人的相关数据与系统录入数据进行校验比对,及时更新维护系统信息数据,达到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有机结合,持续保持统信息据的准确性,最终把大数据优势转化成决策优势、管理优势,实现对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重点时段、重点隐患路段、重点违法行为的重点监管、精准监管、高效监管。
应用“大数据”,实现“三转变”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田坝乡共排查录入机动车2329辆、驾驶人2453人、户主《承诺书》1916份,其中重点车辆816辆,外来车辆15辆、无牌无证“黑车”116辆;排查录入重点时段128天。截止目前车辆信息录入率达96%、车驾驶人信息录入率达99.72%;户主《承诺书》录入率达97%,综合信息录入率居全市各乡镇第一,初步实现了田坝乡农村交管三个大转变。
交管理念由单一的“人管”向“互联网+农村交管”的理念转变。通过交管信息化系统的推广应用,推动了农村交管工作方式、工作流程、管理模式的转变,农村交管理念从“人海战术”,向信息化要人力、要素质、要战斗力转变。
交管方式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管理、精准治理方式转变。通过系统的数字化分析、科学化决策、扁平化指挥、标准化考核,农村交管工作从过去“拍脑袋”、“吃经验”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管理、精准治理方式转变。
事故防控从被动防控向主动防控转变。通过信息系统对道路交通安全各要素信息资源的实时更新、无缝整合,乡镇领导和工作人员可随时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哪辆车还未年检,哪个重点驾驶人还未帮教,哪个隐患路段还未整治、哪个重点时段没人管控,并通过及时跟进预警提示、综合预判,推动安全管理关口的前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事故防控从以往的被动防控、经验防控向超前预控、主动防控、科学防控转变,带动了田坝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