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微警务”+“小助理”实现大治安
2016-10-20 09:54:36
牟定“微警务”+“小助理”实现大治安
文/周建英 编辑/海世梅
保民安、化民怨、暖民心、惠民生,牟定县公安局创新农村警务机制建设工作,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来,牟定县公安局全面实施农村警务机制改革,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一村一警一助理”“六微警务”和“社区快警务”机制建设,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从去年全省77位上升至第2位,从去年全州第9位上升至第1位。
一村一警一助理
针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人数占比较大,空心村问题较为突出和农村地区村庄分散的实际,牟定县公安局推出了“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建设。即在全局各派出所选取优秀民警,经乡镇党委政府考察后驻村(社区)担任党总支副书记或主任助理;从各村(社区)书记或主任中选取1名群众基础较好、熟悉本地情况的人员担任村(社区)警务助理,给予经费保障,并对驻村民警和警务助理开展全方位业务培训。
目前,已有89名警务助理在驻村民警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情报信息收集员、法治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群众服务员、交通协管员、社会治安巡逻员“六大员”的作用。
吴红斌是牟定县公安局共和派出所驻村民警,今年5月,他被共和镇党委发文任命为三个村委会的副书记,他的警务区是共和镇的何梁、清河、中屯三个村委会,是共和镇最为偏远、村庄最分散的片区。记得刚进村时,中屯村委会的警务助理王书记对他说:“吴警官,我们中屯开车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你可不要嫌路远,要常来,派出所有警情也尽管打电话给我,我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这番话既是期盼又是鞭策,他一直牢记在心里。
工作中,吴红斌在自己的警务区建立以警务助理为组长的微巡防队伍3支,队员包括42名村民组长、老党员和退休干部,积极推行十户联防、邻里守望、警民联动等农村治安防控模式,还与辖区4座大中型水库管理员建立“工作联动、信息共享”的工作模式;与警务助理、巡防队员建立工作微信群,通过微信互动收集信息、安排工作、交流心得。
6月19日晚,何梁村委会警务助理席书记向他反映,村民梁某在广姚公路边捡到一个装有现金的提包。吴红斌立即通过微信群发布失物招领信息,同时指令警务助理分别在各自辖区查找失主。20分钟后,中屯村警务助理王书记便找到了失主刘某,很快提包就交还到了刘某手中。刘某十分感动,主动申请加入中屯社区的微巡防队伍。
3个多月来,根据警务助理和巡防队员提供的线索,在吴红斌的警务区共破获未成年人盗窃摩托车案件5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人,帮助群众找回走失耕牛7头。警务助理和巡防队员协助派出所处置警情26起,调解矛盾纠纷18起;协助入户走访220余户,采集基础信息900余条。
柳开虎是牟定县共和镇华星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警务助理,有着20多年村委会工作经历的他,人熟、地熟、 情况熟,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一旦发生警情,他常是最先知晓。他说:“警务助理承担着信息员、调解员、巡逻员、协管员、宣传员和服务员的职责。”据他介绍,机制运行以来,全村委会11个村组均未发生火灾及重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也明显减少,9个村组实现“零发案”。
“六微”织牢社会治安防控网
“一村一警一助理” 警务机制的运行, 实现了警务前移, 使农村地区的警情第一时间得到处置, 纠纷第一时间得到调处, 求助第一时间得到服务。 与去年同期相比, 全县刑事案件发案下降20.7%, 破案上升16.8%, 治安案件查处数上升20.8%。 警力有限, 民力无穷, 与民借力, 服务于民。 “一村一警一助理”警务机制建设的推进, 有效筑牢了基层治安 “网底” , 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为主动适应农村警务新常态,牟定县公安局大力建设以微波视频监控、微信守望平台、微片区联防、微巡防队伍、微实战警务、微群众服务为内容的“六微”警务机制。
据了解,牟定县公安局在密织视频监控和卡口的同时,以新桥镇为试点创新建设了6套无需排杆布线、移动灵活、安装方便的微波视频监控,形成了集镇有线+集镇外围微波监控的技防“防控圈”。利用“互联网+”建立微信守望平台,建立了8个微信公众号和67个微信群,在警种之间、民警与执勤力量之间、民警与管理服务对象之间搭建了“连心桥”。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管理群及时发布公安机关的工作情况,向管理对象宣传法律法规。
根据内部单位、重点部位、行业场所的分布特点,牟定县以警务室为核心,划定防控范围,整合周边村组干部、物业小区保安、单位内部保卫人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形成小型的治安片区防控圈,并在派出所的统筹下实现联防联动,“小圈”并成“大圈”,整合了社会治安防控力量。同时完善群防群治联席会议机制,由用工单位与保安公司签订协议,依托派出所管理使用保安员,组成“微巡防队伍”,以缓解警力不足。
据介绍,全局各派出所将微警务工作室建设作为勤务机制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整合PDT数字对讲、视频监控、治安卡口、大情报等系统功能,实行接警处置、指挥调度、监控值守、图侦分析、情报研判、警务监督和服务群众“七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实现一站式管理、点对点指挥、精细化运作,使信息流转更加顺畅,警情处置更加规范。
依托微信守望平台及时受理群众报案、法律咨询、户籍办理等业务,并及时解答、回复办理情况;对使用非智能手机和无手机的群众,整合6995村民联防信息平台,利用短信群发和小广场大喇叭工程与微信形成互补,及时对群众进行治安情况通报、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依托驻村民警和警务助理开展入户宣传、上门办事等服务群众工作,增进了与群众的感情。
通过“六微”警务机制的施行,逐步形成“空中技防、地面巡防、网上群防、集镇联防”的社会治安“微防控”体系。
“社区快警务”提升接处警效能
农村地区大多地方离派出所较远,民警接警后赶到现场时间较长,针对这一情况,牟定县公安局创新了一整套农村警务机制。
各派出所整合警务助理和辖区执勤力量,依托警务助理和辖区执勤力量先期赶赴现场核实情况、控制事态、保护现场、调解纠纷;同时充分发挥六微警务优势,通过微信平台发布处警指令,接收现场照片和现场视频,便于民警指挥调度。通过警务助理、辖区执勤力量和六微警务实现警务前移,合理划定警务圈,限定民警和警务助理处警到达现场的时间,做到警务快报、警情快处,实现“社区快警务”。开展村干部进警营活动,每月邀请村干部到派出所议事,通报辖区治安情况,征求“快警务”工作意见建议,不断健全社区快警务制度,严格落实驻村民警和警务助理工作职责,把社区快警务机制真正落到实处。
据牟定县公安局局长毛德勇介绍,自开展农村警务机制建设五个月来,牟定县公安局不断探索,警务工作逐步形成了“治安突出问题整治有力、安全防范基础日趋严密、农村社区警务建设强劲有力、队伍作风能力明显提升”和“发案下降、破案上升、命案全破”的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刑事案件发案下降20.7%,破案上升16.8%,治安案件查处数上升20.8%。
今年上半年,牟定县公安局通过侦查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3.41%,破案率达63.4%,破案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3%,破案率、人均破案数均高于全省、楚雄州平均数;侦破经济案件挽回经济损失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90%;治安案件查处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8%;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6.67%;火灾事故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