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米的阵地
2016-10-20 10:14:02
四平米的阵地
文/唐天雷
“警务亭的工作辛苦吗?”记者问苏峻。他笑了一下说:“我们要先考虑群众方不方便,再考虑自己辛不辛苦的问题。”
在昆明市五华区,有30个椭圆形的警务亭,这些警务亭平均只有四平方米左右大小,却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服务民生的前沿阵地。
一个警务亭民警的日常
9月24日,星期六,昆明市五华区金马碧鸡广场上人头攒动。街上的行人懒懒散散地在漫步。但笔者来到金马碧鸡广场上的警务亭的时候,驻守在这里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护国派出所民警苏峻看上去精神矍铄,他坐在移动警务亭的门口,腰板挺得笔直。
“警务亭的工作辛苦吗?”记者问苏峻。他笑了一下说:“我们要先考虑群众方不方便,再考虑自己辛不辛苦的问题。”
苏峻坐在警务亭两扇开着的门的中间,他说这里有过堂风,会比较凉快。但他的额头上依然有清晰可见的汗珠。他的眼睛随时盯着广场上的人流,表情略显轻松。他说:“今天虽然是星期六,人流量比较大,但广场上一直很有秩序。
这是近两年来,昆明市公安局加强了街面囤警的工作。在金马碧鸡广场上,除了有苏峻所在的警务亭,还有一辆PTU全天二十四小时驻守在这里。
警务亭几十米开外,还有一个武警的警务亭。“昆明市公安局的要求是要建立起一分钟处置圈。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我们可以指挥PTU和驻守在这里的武警,一分钟之内就要到位进行先期处置。”
但武警和PTU平时只参与维护接到秩序和巡逻防控工作,常规的接处警工作,还是要民警来做。行人冲突,商家纠纷,传销诈骗,大多数时候,苏峻都忙着处理这些琐碎的事。从早上上班开始,他已经接了三起报警。其中两起都让他觉得比较无奈。
第一起是在上午10点左右。报警的是一位米线店的顾客,原因是他被米线的汤烫了嘴,尽管这是一个再小不过的纠纷,但有警必出是公安机关的纪律,多年来,对于这样的警情,苏峻也总结出自己一套独特的规律。
苏峻首先当然是要告诉那名消费者,如果他觉得店家伤害了他的权益,可以去找消费者协会投诉。“当然,作为一个云南的警察,我也有义务提醒他一下,云南的米线汤确实很烫,以后吃米线,不要先喝汤。”
下午1点钟左右,苏峻接到第二起报警,这次的报警人是个本地人,她想到商场把从那里买的衣服退掉,但商家并不愿意。因为那件衣服已经是一年前买的了。
面对这种近乎无理取闹的要求,苏峻依然处理得游刃有余。他告诉报警人,退款退货这种事,可以先跟商家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找工商部门联系解决。警察没有强迫商家退款给消费者的权力。
“处理这类纠纷,重要是不要夹杂私人情感。即使你觉得有些人的做法很不合理,但从法律层面来讲,他有提出自己诉求的权利。而警察作为执法者,就是要从专业的角度告诉他们该怎么做,该找哪里解决问题。”苏峻说,他今年已经46岁了,虽然两年前才被调到这个警务亭工作,但之前已经有20多年当警察的经验。他说,当了半辈子警察的经验,处理一下街面上的纠纷,还是没有问题的。
方寸里的坚守
桌子,电脑,长椅,饮水机,储物柜,就是警务室里仅有的物件了。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华山派出所民警刘宏程所在的警务室在西山区政府旁边,约有四五个平方大小,“这都是最大的一款了。”他说。而苏峻所在的警务亭严格来说是叫做“移动警银便民亭”,右半部分还有一台提款机。这使得警务室就只有三平方米多一点,连柜子都没有,平时民警和协警们的杂物都是堆在长椅上面。
“这是为了保证群众取款和汇款的安全。”苏峻说。他们之前经常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取款的时候被人抢劫。经市公安局与银行部门协调,合作推出了“警银便民亭”。“贼的胆子再大,也不敢在警察面前抢劫吧。”苏峻说。
此外,现在电信诈骗呈高发趋势,受害群体尤其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通过银行的存取款机给骗子汇了钱,结果追悔莫及的事情,苏峻也见了不少。因此,他只要看见老年人拿着银行卡过来,都要上前提醒一句:“小心电信诈骗!”“我不管他们是不是被骗了,也不管他们愿意不愿意听,我都一定要说,这是我身为警察的义务。”
除了巡逻防控之外,日常的服务群众工作也需要警务亭的民警来做。刘宏程所在的警务亭经常会碰到游客上来问路,有时候还有外国游客。“好在我们有个同事是云南大学毕业的,英语不说又多好,指个路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金马碧鸡广场警务亭里的陈朝纲则号称是“公交站一点通”,经常有行人来问公交站在哪里,去哪里要怎么坐车,陈朝纲从来没有答不上来的时候,要做哪里上车,哪一站下车转几路,比百度搜索出来的结果都准确。
这当然不是他天生的本事,而是陈朝纲花了大量时间把附近所有的公交站线路都背了下来。“因为我自己也要坐公交车,而且如果群众来问我却答不上来,我这个人民公仆当得也太没面子了吧。”陈朝纲说。
平平淡淡才是真
刘宏程说,他对现在的工作还是挺满足的。虽然每天的时间有一般都倾注在四平米大的警务亭里,但至少能够过上规律的生活。“工作虽然很辛苦,警察这个职业哪有不累的?我们要是轻松了,群众可能就得难过了。”
刘宏程在被调到警务亭工作之前,干的是刑警。那段时间才真的是一忙起来就没有白天黑夜,上班下班的区别了。不管在是休息还是睡觉,只要案子来了,披上衣服就得出发。接处警、蹲点、抓人、审犯人,很多时候一忙完就是一两个星期过去了。“那时候,家就像个旅馆一样,一个星期也就回去一两次。”
经历过这样的艰苦岁月,刘宏程对现在的工作感到十分满足。“每天5点半,接班的同事就来了,能准时下班,正好赶得上去接孩子回家。”
警务亭需要24小时有人值守,分为白班和晚班两班轮换。与相对忙碌的白班相比,夜班虽然清闲,但也很不好受。协警刘永说,刚开始值夜班的时候,真的觉得很难熬。晚上八九点钟,街面上基本就看不见人了,偌大的广场上就只有他一个人坐在警务亭里。电脑没有联网,只能用来查看摄像头,显示屏上各个摄像头的画面依次排开,漆黑一片,如同静止的图片一样。“这时候才真正感受到,孤独真的挺可怕的。”刘永说。
但孤独还不是值夜班最难受的事情。协警王福冲说,过了12点,就非常容易打瞌睡。但值班的时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睡的。他会试着做些简单运动,让血液循环加速,这是他在电视里学到的方法,有时候他也会泡一杯浓茶,抽几支烟,这些都能起到一些效果,但更多地还是要靠自己的毅力挺过来。“到了凌晨2点,会好一些,因为这时候可以出去巡逻了,走一走,动一动,让冷空气吹一吹,也就没那么困了。”王福冲说。
但民警们对刘永和王福冲所说的并不以未然,调侃他们是“实习期综合症”“慢慢就能习惯了”。刘永也说,时间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如今他已经来到这里两年多,也觉得夜班的时间没那么难熬了。“好像也就是看看报,发发呆就过去了。”
因此,谈及什么事会让他们感到开心的时候,刘宏程说说:“当然是什么事都没有就最开心了。”他说,刚开始当警察的时候,总觉得应该破上几起大案,才算是干出了成绩。但是慢慢地才体悟到,其实平平淡淡才是真。“就像今天这样,街面上秩序井然,平平安安熬到下班,没有群众受到伤害,我和同事们也不必加班加点地干活,这就是让我们最开心的事了。”
最开心的时刻
记者来到南屏街南口的警务亭的时候,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护国派出所副所长张云峰正在为行人指路。他平时并不驻守在这里,但会经常来看一看情况。
张云峰说,这些警务亭都是2014年以后由昆明市公安局统一建起来的。“从前我们也在街面上囤驻警力,但不是以移动警务亭这种方式。现在有了警务亭,我们开展工作也方便了很多。”
“就是民警更辛苦了,是吧。”记者问。
张云峰摇摇头:“其实没有警务亭的时候才更辛苦。你想,从前有人报警,民警得现从路上赶过来,这一来一去,就耽误了时间,报警多时候,根本忙不过来。”
张云峰记得去年圣诞节的时候,一晚上报警就有几十起,光是丢孩子的就有十多个。“如果没有警务亭,很难想象得忙成什么样。”张云峰说,现在,老百姓有事,都知道来警务亭找他们,省时省事也提高了效率。
记者在警务亭坐了不到十分钟,前前后后就有四个群众来警务亭找民警。有问路的,问公交站的,手机丢了来请警察协调看监控的,还有一个走失的小孩被热心的群众送过来。
“出警及时,很多事情也就能及时化解了,不会演变成恶性事件。”张云峰说。以前街上有人吵架,因为距离远,出警的时间长,等警察赶过来,双方已经打起来了。但现在有事,警察分分钟就能赶到及时制止了,不会让事态扩大。
在南屏街警务亭工作的协警肖国勇也说,前一阵子经常有人伪装成新加坡人,向路人借手机,借到之后拿着手机就跑。“今天我们还遇到一起这样的事件,帮群众把手机追了回来。”肖国勇说,这类事件如果出警不及时,再要抓人找手机可就难了。
“从前这里的治安并不算太好,多的时候,每天有十几起盗抢案件。而且很怕万一出了什么事,处置力量不能及时赶到。但现在有了警务亭之后,情况好了很多。”张云峰说,现在密集的巡逻力量,使治安情况好转了许多。而且万一有突发事件发生,这里有人,有阵地,可以迅速反应进行先期处置,他们在派出所也没那么担心了。
在记者准备离开的时候,走失小孩的母亲在民警的指引下来到警务亭。她激动地握着民警的手反复说着感谢。“你刚才不是问我有没有觉得高兴的时候吗?”肖国勇说,“这样的时刻,我们是最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