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风雪,篆刻平安
2016-10-20 10:27:40
沐浴风雪,篆刻平安
——记玉龙县公安局黎明派出所所长张雪风
文/叶丽权
在用法律与无私的大爱构筑的平安里,张雪风把360多个日夜的点滴悄悄藏在了醉美丹霞日出日落之中。
在这块以“黎明”命名的云岭深处神奇的红土地上,有那么一个人,用心守护着万里丹霞脚下的安宁,他就是玉龙县公安局黎明派出所所长张雪风。
是乡亲们给了我勇气和希望
黎明老君山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公园内森林密集,以瀑布、山脉为主要的旅游景点类型。是祖国西南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有汉族、傈僳族、纳西族、白族、彝族等多个民族聚居于山间。复杂的社会治安状况是各种社会治安问题的催化剂,各种矛盾纠纷、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
由于是全国知名景点景区,一举一动都倍受关注,一旦发生案(事)件,损坏的不单单是个体的利益,更是整个区域的形象。对此,张雪峰打出了2张服务景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亲情牌”。
作为这里的派出所所长,维护黎明景区的社会治安稳定,成为张雪风责无旁贷的责任。
为改变这一有悖于景区和谐平安的局面,张雪风没少费力。自2015年1月执掌黎明派出所,张雪风总在夜半时分还“流窜”于黎明红石街等景区内的娱乐场所。但乡亲们很快发现,这个喜欢夜里泡在景区喝酒场所的所长工作期间居然滴酒不沾。还时常提醒周围的人群适度饮酒,管控好自己的情绪,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开始,大家都对张雪风嗤之以鼻,认为他爱管闲事。可张雪风毫不在乎,继续管他的“闲事”并乐此不疲。一天,两天、一月、两月、半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奇迹出现了。每当景区里的酒杯举起时,大家总会相互善意提醒:“少喝点,张所快到了”。2015年,景区内未发生任何一起打击斗殴。
一次又一次的矛盾纠纷圆满化解,一串又一串的基础数据给乡亲们交上一份信任的答卷,而对于成绩,他总是说:“这是兄弟们和乡亲们的给予,是他们给了我一次次勇气与希望,就像鱼和水,离开这片山美、水美、人美的红土地,我什么都不是”。
丹霞和谐的“领航员”
“倾注,自我牺牲,付出。”张雪峰说,这八个字,是他做好工作的要诀。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互通的载体,多元化民族聚居区域,要守护好乡亲们的安危,首先突破的第一要务就是语言障碍,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融入乡亲们,与他们打成一片。
300多个日夜,张所长的日子,总在与乡亲们之间完成从陌生到熟悉的转换。细致入微的体察,恭谦的求教.一年的时间里,他不但掌握了玉龙县西部方言,还将白族语、纳西语、傈僳语等语言融入工作,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随着沟通障碍的解决,乡亲们当初的戒备、距离感悄然褪去。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开始向张雪风掏心窝。张哥,这几天种烤烟上村把水全部堵了,咋办?小张,最近我兄弟老是搀和斗鸡斗牛,活不干不说,再这样下去今年的烤烟都白种了!小张,隔壁家起个房子把我家阴沟占了,你给说说!张所这几晚上街上的小卖部被撬了两三家,给查查!小张,我家哥哥和嫂子闹矛盾,都动手了,你给教育教育……为了乡亲们的和谐安宁,只要有乡亲们的诉求,张雪风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
张雪风从不曾论过辛苦,不曾言过委屈。他带领同事,时刻准备着出现在乡亲们最需要的地方。他有想父母想妻儿的时候,他有受了伤都顾不上的时候,他也有体力透支了还要继续的时候,但为了一方的平安,他总能在“鱼和熊掌”之间完成轻与重的取舍。
2015年,张雪风用360多个日夜,在黎明7个村委会,118个自然村建起了近300人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网。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乡亲们的积极参与,仅内部化解的各类大小矛盾纠纷就达500多起。同时,他还亲力亲为,与迪庆香格里拉县上江、金江及玉龙县西部数家派出所建立起了防范沿线群众斗鸡斗牛赌博违法行为查处的联勤联动机制。2015年,在张雪风的带领下辖区内的34起刑事案件,42起行政案件漂亮办结,无一起冤、假、错案。
乡亲心头的“好儿郎”
在丹霞飞舞、风景如画的黎明,张雪风总把乡亲们放在第一位,默默伴随着乡亲们沐浴一天三次的日出日落。曾有人问张雪风,如此艰辛的付出,究竟图个什么,张雪风的回答很简单:“他们给我的是以心换心的信任,这就是我存在的意义,这份彼此间的情谊,没有价值可以衡量”。
“百姓心中有秆称”,当一桩桩、一件件家长里短,违法犯罪的诉求一一化解开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开始把张雪风当亲人看待。山核桃成熟的季节,乡亲们见到张所长,执意要让他尝尝鲜,他总是善意地拒绝,建议他们拿到街上换点钱补贴家用。春节杀猪,乡亲们总会想起张所长,请他到家中吃顿杀猪饭。他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实在推脱不掉的,他便自掏腰包,买上一箱饮料以示答谢……
一位曾与张雪风一面之缘的游人,因感动于张雪风的为人,为其写下诗行:“或许,你不喜欢梅花,但我却偏偏,用梅花来赞美你,你有行不尽的历程,诉不完的生死,不言节假无语春秋追逐白天和黑夜;你以爱的坚持予我们温馨的答案;从不炫耀、不提离开,丹霞群众的好儿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雪风,人如其名,沐浴风雪,不求功名,却将平安永远篆刻在游者和15900名丹霞景区少数民族乡亲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