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子”情深

    2016-10-28 10:16:02

“包子”情深

富源县公安局 曹振华

百余里的山路,百余里的奔跑,一份已经冷却冰凉但温情不减的“包子”,一份热乎乎火辣辣的感情送达。

每当派出所办公室里的电话一声声响起时,总让人有些忐忑不安,些许焦躁。一大清早还未到上班时间,墨红派出所户籍室里的电话就响起来,让人有些无所适从!

户籍民警小刘跑过去接起电话,只听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户籍民警小刘用心聆听了电话另一端传送来的信息,原来电话是三天前送蒜苗来的张大姐打来的。

九月的天空,格外晴朗,踏着秋的旋律,伴着秋的舞蹈,一大片成熟的水稻和玉米穿上属于自己的黄色衣服,将丰收的喜悦铺向遥远的天边。虽然少了六七月份的绿意,少了炎热夏季的烘烤,但成熟和丰收的心情却填满整个四季,装满整个仓库。又是一个九月的开学之际,户籍室里来了两名不起眼但却“不平常”的普通群众:一位身带残疾的大姐,紧随其后的是一位眼睛有点问题的男士。看到他们一路风尘仆仆的样子,户籍民警小刘立即热情地将这位大姐和男士迎到户籍室的坐凳上,为两位倒上热乎乎的茶水,耐心细致与两人拉家常。  

在一来一往的交谈中,户籍民警小刘了解到这位40余岁的大姐姓张,家住富源县墨红镇一个贫困山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和身体不太方便,很少出远门。和张大姐一起来的这位男士是她的丈夫,确实患有眼疾,视力不好,走路和出门也不太方便。张大姐和她的丈夫在遥远而贫困的山村里,共育有三个儿女,大女儿从出生时就手带残疾。由于平常时间很少出门,至今小儿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也一直未能落上户口,明天就是91号,孩子就要开学了,学校要求孩子在开学时必须带户口本去报名和办理学籍。学校已催了好几次,张大姐一家不知如何是好,便一路询问着找到了墨红派出所户籍室。

得知张大姐家的这些情况和遭遇后,户籍民警小刘更加上心了,决定优先给他们办理孩子的户口,并亲力亲为帮张大姐完善了落户材料,当即又联系社区民警小尹调查了解张大姐家的实际情况,向所领导反映张大姐家孩子落户的问题。

在完善孩子落户材料的基础上,户籍民警小刘一边电话联系治安大队,申请户政部门给张大姐开设绿色通道,办理相关孩子落户业务,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帮助张大姐的孩子办理户口,好赶上给孩子录学籍的最后时间。

经过近一个上午的协调,张大姐家孩子的户口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天就完成了,张大姐的孩子也赶上学校录学籍的最后期限。

户籍民警小刘以为此事到此应该圆满完成了!然而就在三天前,户籍民警小刘在办公室里突然接到张大姐的电话,热情客气的张大姐在电话里说:让小刘到墨红农村客运站拿蒜苗,张大姐说自己家在农村,没有什么好的东西回报小刘对她一家人的帮助,送上点自家种的蒜苗给他尝尝鲜,表示感谢。

听到大姐淳朴的话语,小刘久久无语,内心却波涛似海,久久不能平静。在墨红农村客运站里,小刘再次见到出门不太方便的张大姐,这位朴实、勤劳、善良的张大姐,尽管身上带着残疾,尽管生活多么艰辛,但被岁月侵蚀过、被生活折磨过的脸上,依旧挂着最淳朴的微笑。因为还有工作,小刘拿起张大姐送来的蒜苗,硬塞了一百钱给张大姐后就匆匆道别。

晨雾锁住了乡村的通道,更锁住了山村的宁静。今天一大早,小刘又接到了张大姐的电话。

张大姐说:“她亲手做了一份包子,从她住的地方带到了墨红农村客运站,让小刘去车站拿”。

张大姐住的山村到墨红派出所,百余里路程,跨越两个县,正如古人所说的“拜义如亲 ,礼轻义重,笑纳为幸”那样。今朝百余里的“包子”肩负着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传递着一份特殊的警民情——如张大姐一样的市民群众、千万百姓,时刻不会忘记公安民警给予他们的热情服务和困难帮助。

拿到没有华丽包装的包子,小刘和同事们却觉得味道好极了,这是其它包子没有的独特味道——感动。

一份旅行了百余里山路的“包子”,一份冷冰冰但却永远温热的“包子”,一份热乎乎真真切切的“包子”感情,难道不是群众对这份琐碎户籍工作的肯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