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牛花开
2016-10-28 10:16:48
牵牛花开
鹤庆县公安局 张泽荣
俗语说:“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然而,在秋意阑珊的时节,牵牛花依然华丽地绽放着,用淡然的姿态和静美的颜色记录着季节的变迁,唤醒你我清凉的记忆。
国庆长假,回到了久别的老家。那天上午,刚走进院子,只见墙角的一堆碎石杂土上,一条条青藤缠绕着墙壁爬上墙头,几株粉红色的牵牛花灿然绽放。走近认真一看,牵牛花由五片花瓣组合而成,花筒呈漏斗状,底部颜色略带粉白色,里面有六条细细的白色花蕊,花瓣顶端向外展开,盛开的牵牛花就像是一只小小的喇叭,又像是少女舞动旋转的罗裙。斑驳的院墙,青嫩温柔的枝蔓,碧绿的叶子,清新淡雅的花朵,微凉的秋风中,牵牛花一朵接着一朵肆意地开放着,如同一幅花团锦簇的水彩画,诗意般地勾勒出秋天独有的美丽,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为之心醉。
牵牛花,又叫喇叭花。牵牛花还有个俗名叫“勤娘子”,每当拂晓时,牵牛花便争相开放,催促人们早早开始一天的勤奋劳作。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些描写牵牛花的诗词文章,“绿蔓如藤不用栽,淡青花绕竹篱开。披衣向晓还堪爱,忽见蜻蜓带露来。”宋代诗人陈宗远的《牵牛花》流露出内心的怜爱;“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郁达夫《故都的秋》也写到了牵牛花,并且按蓝色、白色、紫黑色、淡红色分出了高低;“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印象最深的还是叶圣陶先生的散文《牵牛花》,尽管没有具体描绘花朵的美丽,但却由藤蔓写出了牵牛花顽强的生命力。
记得上班途中的学府路上,四周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路旁沟边开满了牵牛花,有的梨花似雪、有的呈浅紫色、有的展现出深蓝色。当走在新建的宽阔道路上时,牵牛花早已神态自若地张开满是露珠的笑脸,迎接着晨曦和匆匆而过的路人。
在我看来,牵牛花生在一尘一土里,长在一石一砺间,不用播种施肥,无需修枝剪叶,不怕风吹雨打,不像客厅里的盆景那样精心呵护,没有温室里的花卉一般娇嫩柔弱,牵牛花与杂草瓦砾做伴,和篱笆荆棘为邻,不嫌土地贫瘠,不怨芳华寂寥,无怨无悔、不知疲倦地向上攀爬生长着,无拘无束地开放着。
望着墙角执着向上的牵牛花,心底不禁涌起莫名的感动,经历了聚散离合,体会过酸甜苦辣,在总是被工作和生活牵绊的今天,何不停下匆忙的脚步,抛开那些浮躁的心绪,或安静地看一本喜欢的散文,或默默地欣赏一朵含露欲滴的鲜花,或细细回味一段人比黄花瘦的心事,用一份平淡的心情打理平凡的年华,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让心灵如牵牛花一样纯净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