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打造“美丽窗口”做实民本警务
2016-10-28 10:18:53
服务贴心 群众满意
华宁打造“美丽窗口”做实民本警务
通讯员 刘春玲
为切实提高公安机关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更好地服务群众,华宁县公安局宁州派出所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以户籍窗口为突破口,立足岗位,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力推四举措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建成让群众舒心、暖心、放心的户籍窗口,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
做好分流指导服务
宁州派出所地处华宁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面积217.5平方公里,拥有11个社区、7个村委会,常住人口65317人,流动人口2292人,户籍业务工作面广、量大,任务非常繁重,每天到派出所办理业务的人员众多,经常出现堵塞现象。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宁州派出所将户籍业务熟练的一名民警作为户籍业务办理“引导员”,对前来办理户籍业务的群众做好分流工作,主动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咨询其办理业务事项,并检查其材料手续,把好第一关。对于手续齐全的群众,让其叫号后到指定窗口直接办理,对于材料不全的,详细讲解办理该项业务需要准备的材料并书面一次性告知需补办手续,确保两次办结。
针对部分群众在办理业务时不知道如何填写个人申请表等问题,户籍民警按照户口迁移、出生落户、变更更正等不同情况,将各类申请表填写了样本,指导办事群众参照填写。针对部分群众文化程度较低、对所需户籍业务申请不会写的情况,推出“代写服务”便民举措,由引导员根据群众实际情况填写相关申请,大大方便了群众,免去了群众不必要的麻烦。
自2016年宁州派出所户籍室推出户籍业务“引导员”以来,共接待群众7500余人次,代写各种户籍申请1000余份。通过户籍业务“引导员”亲情化服务,有效缩短办理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户籍办理效率,既分流了户籍民警业务压力,又避免了群众长时间等待后又因材料不全办理不了业务的局面。同时,对新出台的政策法规进行宣传,解答疑问,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赢得了辖区群众对户籍服务窗口的普遍赞誉。
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宁州派出所户籍室有民警1人、辅警2人,在大量的办事群众及业务工作面前,警力显得捉襟见肘。
为缓解户籍室警力不足、群众长时间等待的难题,宁州派出所将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业务办理窗口“二合一”,将流动人口业务办理办公室移至户籍室,加设了“流动人口服务窗口”。让流动人口业务办理并入户籍室,既整合了警力资源,充实了户籍窗口的警力,又实现了两个窗口互补,保证两项业务办理不留空档,同时方便了群众一站式办理户籍业务。
2016年上半年,宁州派出所共清理登记流动人口967人,办理居住证967份。
设立户籍纠纷劝解室
在办理户籍业务中,部分群众的户籍申请难以当场给予办理,特别是疑难户口问题不能当场办理、材料不全不能当场办理。
网络缓慢、程序复杂等原因长时间等待等情况会导致一些群众情绪激动,说一些不中听的话,拿户籍民警、辅警出气,进而与户籍民警、辅警发生纠纷。
为解决此类户籍纠纷,避免影响户籍业务的办理秩序,宁州派出所在户籍室隔壁设立户籍纠纷劝解室,遇到户籍纠纷时,由户籍业务“引导员”及时将产生纠纷的群众带到劝解室,由当天派出所带班领导亲自接待,负责调查落实情况,做好群众的解释和疏导工作。
自2016年设立户籍纠纷“劝解室”以来,圆满化解户籍纠纷5起,在劝解工作中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赢得群众的认同。
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宁州派出所结合辖区户籍工作实际,通过“五强化五推行”落实户籍管理便民服务,拉近警民距离,着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强化便民意识,推行错时、延时服务;强化效率意识,推行先办理后审批服务;强化责任意识,推行疑难户口先行受理机制;强化服务意识,推行上门服务、业务代办服务;强化亲民意识,推行笑脸服务,配备便民桌椅、饮水机、纸杯等便民服务设施,并提供复印户籍相关证件服务。为辖区群众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同时户籍民警还向群众提出了“不办理完当天受理的户籍业务,我绝不能下班”的承诺。
2016年上半年,宁州派出所共受理二代证2971份,发放身份证2606份,达龄办证963人,已办证913人,达龄办证率为94.8%, 迁入人143人(其中网上迁移131人)、迁出111人,出生落户320人,死亡注销264人,项目变更21045人次,受理群众咨询3680次,办理各类证明2380余份。
宁州派出所依托户籍窗口,通过四项举措强化户政管理,方便和服务群众,进一步融洽了警民关系,受到群众一致好评,树立起公安机关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进一步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