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里的暖心人

    2017-01-22 15:31:59

社区里的暖心人

 

/ 曹丽梅

 

提起社区民警,很多人会想到电视里、电影中的画面:背着工作包,走街串巷,与群众拉拉家常,解决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是的,这正是社区民警日常工作的缩影。他们每天做的都是最普通的事,却也都是老百姓最关切、最关心的事。

 

44岁的常兴,是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玉兴派出所社区民警。199611月参加公安工作。从警20年来,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并荣获优秀社区民警、禁毒先进个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搞好社区治安,群众自然给你竖大拇指

社区工作做得好不好,治安说了算、群众说了算。红塔右所社区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出租房集中,行业场所多,外来流动人口从原来的8千多增至2万余人,带来的治安问题是侵财案件多发,平均几天就有群众反映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丢失问题。

这些在平常人看来是小案件、小警情,在社区民警常兴的眼里,却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为此常兴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一个人管不了,就发动十人、百人甚至千人来管”。一方面,他积极协调,争取玉兴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他深入社区“找灵感、想办法”,从右所退伍军人、村组干部、待业居民、小区保卫等群体中挑选出180名责任心强的群众组成治安巡逻队,走“十户联保”的路子。

他将社区划分成若干单元,以十户为单位,每十户为一组,负责一个片,每片推选出一名片长,组织居民开展“联户联防”工作,实行责任和生活、待遇、奖励捆绑,职权分明,“谁不出力,板子打到谁的屁股上”。

群众自防自治,常兴并不是轻松了,相反他的任务更重了,他成了“警情通报小广播”。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浏览前一天的警情,什么案件发了?有什么线索?都做到心中有数。整理提炼后,将警情和打防建议做成警情提示卡片及时分发到社区联保队员手中,指导队员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

联保队员统一服装、装备,按照“住户相邻、邻里守望”的原则,开展好十户之间守望互助,看家护院、群防群治、禁毒帮教、纠纷调解、普法宣传、流动人员管理等工作,发挥威慑作用,增强群众安全感。一年来,通过巡查,共抓获9名吸毒人员、盗窃嫌疑人12名,及时制止打架斗殴案件4起,调解矛盾纠纷22起,提供破案线索15条。右所治安状况明显改善,2015年发案数从原来的278起下降至175起,下降了37个百分点。其中入室盗窃、盗窃摩托车、打架斗殴等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幸福指数提升。

 

“治安好,才是真的好”

“我们的社区工作不只是单打独斗,搞好辖区的治安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的宣传发动群众,让更多的人尝到治安好的甜头,自觉参与到治安管理中”。常兴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中写道。2015年以来,右所社区共组建群防群治队伍5支,人数达2000余人,群众“自管自防”的社区大治安网的形成,打通了治安管理的瓶颈,社区警务硕果累累。在2015年半年和全年社区工作考核中,常兴取得了“两个第一”的好成绩!

年度社区工作测评中,群众为常兴打了满分!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一次有价值的总结,从中发现不足,墩促自己不断完善。强烈的责任心,对工作的执着,使常兴在平凡繁杂的社区工作中,得到乐趣、得到提升。

群众说,常兴“说话办事公道,让人心服口服”。在群众眼里,这名不苟言笑的社区民警更像“家长”,管得多、操得心也多。社区群众的电话,可不管什么午休时间、吃饭时间、睡觉时间,往往是矛盾有了、纠纷来了,一个电话就打过来了。常兴丢下手上的活就过去了,从不计较和抱怨。

有一天,辖区一对年轻夫妻因为家庭锁事发生争吵。先是你一句我一句地呛,继而玩笑话变成斗气话,很快就吵得不可开交,女的见东西就砸,邻居怕两人打起来,赶紧电话通知了常兴。刚刚结束巡逻准备回家休息的常兴又马不停蹄地赶来,足足劝了这对夫妻两个多小时,直到双方心平气和握手言和了才放心离开。一年来,通过常兴调解的矛盾纠纷不下百起,因为信得过,所以操心多,做群众的操心人,常兴忙中有乐。

 

平凡岗位见功夫

与其他警务工作相比,社区工作平凡而“沉默”。社区的求助、报警,多数是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日复一日的安全检查、叮嘱督促等等。然而,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正是得力于社区民警的力量,许多矛盾纠纷被无声地化解在萌芽状态,减少了二次处警环节,节约了警力资源。

辖区住户张竹仙老人,早年丧偶,与儿子卢本秀及儿媳冯玉华同住。儿子卢本秀游手好闲,无稳定工作,又染上毒瘾,四处借债,家境贫困,对老人的生活疏于照顾。居委会给老人发放了7000元“返孝钱”,因为财产分配问题,儿子儿媳与老人对簿公堂。老人受了委屈,几次寻短见未果。常兴了解情况后,到家中调解。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做通夫妻二人工作,同意将这7000元养老钱交由村组保管,用于老人的日常生活开支、病痛就医及逝后安葬费等。

为了彻底解决好张竹仙老人的家庭问题,常兴多次向玉兴街道办事处反映情况,为老人争取了低保。得知儿子卢本秀会一点修自行车的手艺,常兴还自掏腰包为他在社区空地上搭起一个自行车修理棚,帮助他自食其力,更戒掉了毒瘾。

每次到社区,常兴都要到卢本秀的摊点看看。卢本秀动情地说:“常警官不嫌弃我,帮助我重新做人,他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卢本秀和媳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善待老人,看着老人脸上的笑容,常兴放下了心底的石头,更增添了对社区工作的敬畏。一个很可能破碎的家庭,因为一个民警的努力,又重新拾回了温暖。社区工作这样平凡锁碎,可是其中的乐趣,却是常兴最为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