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如逝水,旦夕向东朝”
2017-01-22 15:35:17
“我心如逝水,旦夕向东朝”
文/ 唐天雷
已过不惑之年的赵南方,依然像年轻人一样精力旺盛、雄心勃勃。“以城市的安全为己任,以群众的乐居为目标”,为此他已经努力了20多年。他说,他不能停下脚步,因为这个时代还有需要他做的事。
一次吃饭的时候赵南方跟民警们讲,他在一期动物世界中看到一只被逐出群体的狮子,完全不见了雄狮应有的雄风,默默地望着在一起追逐的狮群,眼中满是泪水、无奈、悔恨……
抛开“汝非狮焉知狮之悔恨”的哲学思辨问题不谈,这个故事道出了赵南方一直坚守的一个信念:一个人的能耐再大,也需要集体的加持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就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一位剑胆琴心的公安局长
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的民警都觉得这个叫赵南方的新局长有些“不一样”。他从前一直都在刑侦部门工作,但在大部分时间里,给人感觉十分文雅——吃饭、聊天的时候经常听到他跟同事们讲古代文化典故。平时也酷爱写诗填词,很多工作表现突出的民警,收到局长的奖励可能就是一首钗头凤或者清平乐。
这种“书生看剑”的违和感在他给公安局的警营文化沙龙起名字时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有人问他该取什么名字时,赵南方不疾不徐地说了三个字:“琴心阁”!有些人不理解,觉得公安机关的文化沙龙不应该是体现“铁肩担道义”的热血、忠诚气概吗,怎么会取这么婉约的名字?对此赵南方笑笑说:“琴心的意思不是心里只装着靡靡之音,而是剑胆琴心!这个沙龙,除了想让民警对自己的价值产生认同之外,也是想让大家看到,我们人民警察,也是刚柔并济的,既儒雅、又有情致,既勇敢、也有胆识!”
赵南方常说:“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在红塔分局乃至各个部门和派出所的办公大楼里,“忠诚、廉洁、担当、奉献”的公安文化气息几乎无处不在,外墙上、走廊里、电梯出口,随处可见写着“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从警一日,清廉终生”的装饰画。走入红塔分局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便是高高在上的警徽和“人民警察,红塔卫士”八个大字,下面还有五个灯箱,印着一把枪、长刀、巍峨高山、白莲花和红塔,分别象征着枪杆子、刀把子、执法如山、公正廉洁和红塔公安精神,灯箱24小时亮起。他说,这是一个公安局的门面,一定要让人一进门就能感受到公安机关的神圣和庄严。“我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把正义和正气竖起来,传递正能量,弘扬红塔公安精神。”
曾有人跟赵南方建议,说白天的时候可以把灯箱的电断了,这样也节约能源,但赵南方不同意。他说:“节约不要在精神上节约,我就是要它们永远都闪闪发光。”
做完这一切之后,赵南方总觉得这其中还少了点什么。直到有一天有人提醒他,还缺少一样能象征“公平,正义”的东西,赵南方才恍然大悟。
于是,现在在“琴心阁”的正中间,可以看到一副巨大的獬豸图腾。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只神羊,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人,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破窗效应,如果我不设置这些,有一个民警经过的时候扔个烟头,第二个可能就会吐口痰,乱扔垃圾。久而久之,纪律就不在了,人心也散了。我就是要让民警无论走到哪都能看到这些我们需要坚持的价值观,通过长期灌输、潜移默化地将它们装进每一名民警的心里。”赵南方说。
“我是党的人,也是妈妈的儿”
“生是党的人,干的是警察的活,死是妈妈的儿。”这句话是赵南方一生的信仰,也是他人生的三盏“明灯”。党是他的精神支柱,警察是他毕生使命,而最后一句,说的则是他的根。“我永远也不能忘记我是个农民的孩子,不能忘记父母的恩惠。”赵南方说。
年少时,他也有过迷茫的时候。他很感恩是父母将半只脚步入歧途的他拉了回来。小时候赵南方家里很穷,有一次他跟母亲说,他不想读书了,想去放牛,也能帮父母减轻负担。但是母亲告诉他:“你想放牛可以,但书一定要读。如果你不读书,我就把牛卖了。”
高中的时候,他曾是老师最不看好的学生,他自己也每天沉迷于足球场和录像厅之中。这时,是父亲朴实的一句:“书还是要好好读一下。”让他明白了自己的身上承担着这个家的未来,让他懂得了责任。从此,他每天用饭票去食堂换了钱,晚上回到教室点一支蜡烛,暗自下定决心:蜡烛没燃完,就不回宿舍睡觉。
一个简单的信念通常都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完成。很多时候赵南方都是又累又困,刮风下雨的时候更是在教室里冻得瑟瑟发抖。等到蜡烛点完,通常已经是夜里两三点钟,“那时候教学楼大门已经锁了,每天我都是爬着水管下楼。”赵南方说,在这些夜里,他无数次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他知道,只要有一天坚持不住,他的意志力就垮了。
“这几个月下来,高中的6本历史教材,6本地理教材,4本政治教材,我都可以全部背诵下来。”当年5月20日的会考,赵南方一鸣惊人,历史成绩全校第一,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之后的高考,成功被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录取。
“农民家的孩子很朴实,多作善事,不能行恶,这是父母从小对我的教诲。”赵南方说。因此,当他从警校毕业,在江川县公安局当上一名警察时,全家人都为他骄傲。
“我很感激我的这段经历,它培养了我的耐心和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赵南方说,直到现在,工作再忙,他每天也要抽时间看一会儿书。
“老天爷不会亏待心地善良的孩子”
从穿上警服的第一天起,赵南方就背起了一生卸不下的责任。警察有职责范围,但赵南方只奉行一条行事原则:凡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事,他都要做,凡是对老百姓不好的事,他也都要管。所以经常是别人都下班了,他还在单位忙;别人都睡觉了,他还在外面跑。
“那时候到晚上12点,单位宿舍就关门了,很多时候我办完事回来,都是顺着水管悄悄爬回宿舍。”每晚睡觉前,赵南方都会进行“睡前三省”:工作中是不是一丝不苟,执法时有没有不留私心,为群众办事时是不是一心一意?也有人劝他:“不要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但他说:“穿起这身警服,就是背起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我只有尽到全力,才能无愧于心。”
几年干下来,赵南方成了县里的“红人”,县城里十几万群众有三分之一的人都认识他,大大小小的案件破获了上千起。其中最快的一次,只用了五分钟。
当时郊外的小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死者身中七刀。民警们都觉得这是一起谋杀案,但赵南方说:“这个人是自杀的,他有精神分裂。”他的同事都觉得不可能,赵南方解释道:“死者虽然身中七刀,但每一刀伤口都很浅,如果是谋杀伤口应该更深更致命才对。而精神分裂的人有自残的倾向,当他将刀扎进身体的时候,疼痛的条件反射会使他本能地停止动作,才会出现这么浅的伤口。”
后来警方经过仔细调查取证后发现结果果然如赵南方所说,大家纷纷称赞他:“真是神了。”然而没有人知道,他每天都给自己定下学习任务。星期一学法医学,星期二学犯罪心理学,星期三学法学……不完成任务绝不休息。正是他长年累月地不断学习进步的结果,才有了人前“辉煌的五分钟”。
赵南方的刑侦生涯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也有遭遇挫折、甚至危险的时候。有一次夜里,赵南方看见街上七八个人在殴打一个路人,他立即上去阻止。这时,不知谁从空中扔下一个胶木棍,正砸在他的眼球上。
当时赵南方没太注意,但到医院检查之后,医生告诉他,眼睛保不住了,得做手术摘除。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一样,赵南方苦苦哀求医生:“请你一定要想办法保住我的眼睛,如果我失明了,我就当不了警察了。”
赵南方的话打动了医生,医生他说:“你别着急,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想办法,我们一起努力。”
医生让赵南方躺在床上,上好药后,用绷带把他的眼睛蒙了起来。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理,他躺在床上,动也不能动一下。至今想起这段卧床经历,赵南方仍然觉得十分痛苦。“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不能做,每天只有换药的时候,另一只眼能看见一会儿光明。”
赵南方忧心忡忡地度过了十几天,终于有一天在拆掉绷带的时候医生对他说:“恢复得不错,眼睛保住了。”
这件事让赵南方知道,正义不会从天而降,做警察这份工作,时时刻刻都可能遇到风险。但他也深深体会到,只要心存善念,一路前行,好人总会有好报的。因为“老天爷是不会亏待心地善良的孩子的。”
要有松的皮,松的骨,松的气
从一个普通民警到公安局长,在民警心中,赵南方一直都是榜样。然而这背后经历了多少风雨,才能成就,此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赵南方不喜欢对人讲述自己过去的经历。他觉得他的人生就像在走夜路,天上有一盏明灯,他顺着光明向前走,到达了这里。然而可贵的是光明,而不是路途多么崎岖。
他喜欢跟民警讲信仰和梦想,这是他口中的“光明”所在。他说,人因梦想而伟大,人有信仰方能坚持。“如果没有梦想,我也不会这么拼搏。每个人坚持梦想,并一路前行的时候,他的人生都会闪闪发亮。”
有一段时间,赵南方的身体不好,他的同事,也是他多年的老战友高轶多次劝他休息一下,先去把病看好,然而每次说完赵南方都是无动于衷。高轶怒了,印象中这是他第一次冲赵南方发火,他生气地质问道:“局长,你是信不过我们这些下属吗?”赵南方淡淡地回了一句:“只要精神不倒,身体就不会垮。”
但最后,高轶还是把他劝进了医院。他说了一个赵南方无法拒绝的理由:“局长,你不能给局里的民警树立一个有病不去医院的榜样。”赵南方有“要将生命献给公安事业”的觉悟,但战友、同事受到伤害,是他不能忍受的。
赵南方在工作之余,他几乎没什么个人爱好,除了“养养松树”。赵南方的朋友都知道,他对于松树有着一股异常执着的喜爱。他觉得松树顶天立地的气概跟人民警察太像了!在公安局大门两边的阶梯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4棵松树盆栽。赵南方说,4棵摆在门口的松树,就像4个热情的人,张开怀抱,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和战友。
他在其他地方工作时,曾要求办公区一盆花都不要摆,全部栽松树。“公安局又不是花园,但是松树能代表我们人民警察不怕环境恶劣,不被困难吓倒的优秀品格。”他说,人民警察,就是要像松一样高洁、像松一样圣洁、像松一样清洁,要有松的皮,松的骨,松的气。
如今已经年过“不惑”的赵南方,依然很拼命,他希望,以后回想起这大半生时,没有遗憾和懊悔,能够坦然地说:“我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公安事业,把毕生精力都致力于维护群众安全。”
赵南方觉得,与公安结缘,为正义亮剑,是他这一生最大的福事。为此,他愿毕生殚精竭虑,只为世间太平。他曾写过一句诗表达自己的决心:“我心如逝水,旦夕向东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