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小小留学生”
2017-03-03 11:56:09
守护“小小留学生”
文/肖 林 何冬华 德宏州公安边防支队供图 编辑/海世梅
“中国第一所边防小学”银井边防小学坐落于瑞丽市“一寨两国”景区旁,在学校144名学生中,缅籍学生有62名,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学堂”。2008年12月,德宏州公安边防支队与银井边防小学缔结共建对子。2016年12月,银井边防小学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这背后,离不开德宏州公安边防支队银井边境检查站的官兵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守护。
为方便缅籍学生出入境,近来来,德宏公安边防支队银井边境检查站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为缅甸“小小留学生”制发“出入境优先候检卡”,孩子们每天4次经过边防线,都可以方便进出。出于安全考虑,边检站还在通道两侧安装了多个监控摄像头进行24小时监控,孩子们上下学经过银井通道、路过公路时都有边防官兵护送。与此同时,银井边境检查站还组织官兵担任学校的法制辅导员,到学校组织开展防火、防震、防盗、防骗、紧急避险演练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应变能力及自我防范意识。
“校园安全,人人有责。我们通过建立完善校园安全应急协作机制,成立护校队,不定时对校园周边开展巡逻,让缅籍学生享受到安全便捷的跨境求学服务。”银井边境检查站站长谭泽鑫介绍,边防官兵与学校、家长分别签订平安校园、家长监护《责任协议书》,制作“安全工作手册”,保障了师生安全和良好的教学秩序。
2016年7月的一天,银井站官兵正在通道执勤,一群放学回家的缅籍小留学生正骑着自行车驶来,突然2名互相嬉笑打闹的小男孩从失控的自行车上摔了下来,其中1名手上划出了一条大口子,鲜血汩汩地往外冒。官兵见状立即上前阻断过往车辆,避免受伤的小男孩遭受二次伤害,第一时间通知站里的医助前来处置。由于一名男孩受伤较重,官兵们将情况向站领导汇报后,用单位的车将孩子送往姐相乡卫生院进行救治。好在送医及时,受伤的小男孩并无大碍。闻讯赶来的男孩母亲紧紧握着官兵的手一个劲地道谢,眼角泛起了激动的泪花。
“长大了我想做警察,保护妹妹,保护家里人。”“长大了我想做老师,教小朋友们读书。”这是2名缅籍学生的理想。然而,由于家庭困难等方面的原因,一些缅甸孩子上完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为此,银井边检站协调争取资金260万元,为学校重新建盖了教学楼,设立了展览室、荣誉室,改建了篮球场、围墙等硬件设施。并通过设立“阳光工程”基金,先后帮助14名中缅困难儿童重返校园,并协调将缅籍就读学生纳入“两免一补”和免费营养早餐范畴。
2017年1月,已经在中央民族大学读书的信凤再次回到了银井边防小学,她是从银井边防小学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在信凤念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由于家里穷,她失去了继续念书的机会。在得知这个情况后,边防官兵自发筹集善款,在资助她重返校园的同时,帮助她的父母在“一寨两国”景区开起了特色小吃店。在官兵们的关心下,店里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而小信凤也没有辜负官兵们的一片心意,从小学到大学,她一直在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官兵们的爱心。“没有边防叔叔的帮助,我不可能实现读书的梦想,我要像边防叔叔一样,用自己的爱心撑起孩子未来的希望。”信凤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