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管外防”筑牢古镇平安防线
2017-03-03 12:11:13
“内管外防”筑牢古镇平安防线
记者/石 梅 通讯员/和云山 图/八一拉金
“真正的平安建设,是群众能够安居乐业,是警察能够踏实心安。”在丽江市公安局古城分局束河派出所民警看来,这便是对“平安城市”建设最好的诠释。
2016年,束河派出所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这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鞭策。”民警们都这样说。在掌声和鼓励中,束河派出所又开始了新一年的冲刺。而一方面注重队伍内部管理及建设,一方面注重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联合抓好对外防控的“内管外防”的创新举措作为派出所的“工作秘笈”一直沿用了下来。
强警拴心,苦练“内功”
又是一个要在派出所里度过的春节。办公室里,民警们忙碌着,接听电话、处理材料、整装出警……丝毫看不出这天是大年三十。而厨房里,一个身影也忙得不亦乐乎,洗菜、切菜、下锅、出菜……那是所长和月明的妻子木玉,这已经是她连续4年到派出所给值班民警做年夜饭,和值班的丈夫以及民警们一起过年了。
虽说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在这样的“警察之家”里,民警们还是强烈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家人”的关爱。妻子来派出所,和月明很赞同,虽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他也鼓励民警这样做,甚至在派出所推广实施了警营“1+N”工程,力图将派出所建成连接民警家属的纽带。定期开展“警察之家”节庆联谊活动便是派出所最常有的做法,和月明便是从“怂恿”妻子来派出所给民警们做年夜饭开始来带动“警察之家”节庆联谊活动。
“平时没有多余的时间陪家人,节假日更是忙碌,通过开展‘警察之家’节庆活动,一方面使我们有更多机会与家人在一起,让家人进一步了解派出所,支持我们工作;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我们和家人的归属感,在派出所体会到‘家’的温暖。”派出所的民警们很支持这样的活动。
“有向心力的队伍才有战斗力。”民警们很认可这一点。除了凝聚警心,束河派出所也注重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力图做到“有奖有惩”。
为此,束河派出所制定了涵盖责任领导分片包干、责任连带、奖惩均摊的10项管理机制,以实现责任分工,细化到人;成立了勤务指挥室,强化日常工作分工,完善日、周、月工作量化推进统计通报制,责任领导依据统计情况对分管工作跟踪问效;将全体民警及辅警工作推进统计情况依次评级,并在民警业绩榜、每月星级排行榜、LED显示屏对外公布。同时,抓牢“基础绩效”奖惩机制建设,对限时完成工作、工作质效较高的“每月之星”民警、辅警,给予适当的绩效奖励,反之予以扣罚。
“队伍活力起来了,基本功也要跟上。”为提升队伍实战能力,束河派出所每旬确定一天为警务实战训练日。1月26日,春节假期前一天,在丽江市体育馆里,一场40多人参与的实战训练拉开了序幕。
“训练的内容很贴近实战,很实用,虽然不少同事在训练中受了小伤,但大家的兴致还是很高。”一天下来,在警务实战教官的指导下,参训的民警们受益不浅。
与此同时,束河派出所不断强化合成作战研判,抽调警力重点开展以视频、轨迹等为主块的分析研判,利用信息化精准分析涉案群体人员、嫌疑人体貌特征、逃跑路线等信息,为警务实战提供情报服务。
2016年下半年,束河派出所利用视频监控系统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占抓获嫌疑人总数的56.5%,破获刑事案件68起,占破案总数的55.3%。
借力“红袖标”,联合防范
在束河古镇,“红袖标”是束河派出所强化对外防范的一大亮点。依托“红袖标”,派出所形成了“2点1队3网”防控体系、“零距离110”处警体系和“信息导防”研判体系。
“根据束河古镇的地理特点,派出所在案件多发段分别设立了反扒‘红袖标’情报点和‘红袖标’治安防控支撑点;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居民、商户业主组成的共320人的“红袖标”治安流动巡逻队;建立了475套红袖标视频监控网,重点单位内部“红袖标”防控互助网及社区场所防控网。”
2016年以来,群众能明显看到的是,束河古镇上每天巡逻的人增多了。1月的一天,巡逻队民警在巡逻过程中发现了两名形迹可疑的男子。经过细致排查,民警从可疑男子身上查获盗窃来的两部手机及作案工具。以此为线索,束河派出所连带破获了盗窃手机案件15起,成功瓦解了一个在束河古镇内长期扒窃手机的作案团伙。
“在‘2点1队3网’防控体系构建的环古镇巡防工作圈中,辖区的入室盗窃案同比去年下降17%,单位发案同比下降37%。”依托“红袖标”防控体系,束河派出所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红袖标“零距离110”处警体系是束河派出所于2016年推出的又一创新举措。
在这一体系下,派出所实行“有警出警、无警巡逻”值班模式——值班当天,除留1名接警员外,4名民警和4名辅警均充实到人员集中、警情多发的区域巡逻值守,以发挥到巡逻防范和快速反应的“屯警街面”优势。与此同时,束河派出所将320名巡逻队成员分成11个“红袖标”小组,充实到一线,与值班民警相互策应,承担一定的服务职能。每周,派出所会组织一个“红袖标”小组开展区域联防、店面互动、楼栋值守、邻里看护等“红袖标平安互助”活动,通过组长与值班民警每日定时信息上报和特殊情况即时上报机制,形成“红袖标”互助防控网,精细化开展社区防控工作。
通过“零距离110”处警模式,束河派出所破获系列盗窃案20余起,现场及时处置警情650余起,服务游客3000余次,被游客点赞为“富有亲和力的110”。
依托勤务指挥室,束河派出所还建立起了红袖标“信息导防”动态预警研判指挥平台。在这一平台之下,民警与“红袖标”信息员结起了“对子”,从而引导信息员开展社区住户开展治安防范,并通过整合“对子”的情报信息开展实时预警、指导实战等作用。
据统计,2016年“红袖标”信息员共提供黄赌毒线索17条,利用信息研判预警,民警一天内抓获3名贩毒犯罪嫌疑人,当场查获6个毒品零包。
“互联网+”为平安建设提速
2016年5月,“束河派出所”微信公众平台上线运行,截至目前,该平台的粉丝数达到1000多人。“现在时兴玩微信,我们也想通过微信,搭建一座警民连心桥。”最终,民警的愿望成真了。
每天,通过微信来咨询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好在微信平台囊括的便民服务、防范宣传、办事指南3大模块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2月5日,有群众捡到一个钱包,找不到失主,群众便交给了值班民警。由于没有联系方式,值班民警便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朋友圈发布了招领消息,仅仅10分钟,钱包的主人便找到了。“微信交流,不仅让群众少跑了很多路,也提高了办事效率,是一个‘双赢’的创新。”
除了用于和群众交流、服务群众,微信也成了公安宣传和收集信息的新渠道。据统计,利用微信“微防范”,束河派出所接收群众举报并查获涉赌案件20余起。
以“互联网+”警务为导向,束河派出所在辖区普及推广社区出租房管理手机APP。“通过这个APP,房东可以随即登记上传自己的出租房信息和租房人信息,民警可以同步查看掌握相关情况,有租房需求的群众也可以通过扫描出租房大门口的二维码了解那栋楼的空余房间分布及基本情况,方便选择合适的住房。”民警介绍。
自2016年10月推行以来,束河派出所辖区已有266套出租房安装了手机APP终端。“以前租房,在租房网站上看到合适的,到实地看了后又觉得不行,现在只要扫二维码,既能实地看房,又能全面了解房屋信息,很方便,很实用。”这项工作得到了各方的好评。
除此之外,束河派出所还将“互联网+”警务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终端管理系统、快递业实名登记系统、行车卫士等领域,并利用“互联网+”技术辅助侦查案件。据统计,2016年,束河派出所刑事、行政案件同比2015年分别下降了28.3%、24.9%,束河古镇治安实现了常态化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