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察
2017-03-03 13:00:25
□别让乱停乱放毁了共享单车
《中国青年报》:短短20天,2.35万辆共享单车涌入南京市新街口及其周边区域。然而,由于乱停乱放,仅在新街口一处就有600多辆共享单车被管理部门拖走。
结语:共享单车对于践行绿色出行、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都助益巨大,但是,方便的“无桩”停放却助长了乱停乱放的不文明行为,有些人只想着方便自己,不考虑与人方便,停放横七竖八,甚至将共享单车停放在盲道上。当然,目前许多城市自行车道极为狭窄,许多地段极少为单车预留出停放地点,停放空间严重不足,是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最主要客观原因。乱停乱放共享单车,尽管在其“野蛮生长”的初期难以避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为此,共享单车运营方一方面可以适当加大对用车人的信用管理,重视、加强文明停车的宣传,力促用车人形成良好的用车意识;另一方面,尽量与相关市容管理部门沟通,取得谅解、获得支持。乱停乱放共享单车不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各方应当一起努力,相互妥协、相互理解,共寻解决之道。
□如何真正保障“常回家看看”?
《法制日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之中。但是,由于并没有细化法律责任,也没有附加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一规定一直面临落地难的尴尬。
结语:很多人都下意识地感到自己忙于生计、压力大,尽孝不在一时一刻,也不在乎方式方法,但久而久之,父母的感情需要和精神养老被漠视,甚至留下了“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感恩和孝顺父母是人之常情,也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对于大多数不能“常回家看看”的子女而言,生活上的压力、经济上的负担等问题,都是可以克服的,但时间却往往是捉襟见肘的。有调查显示,七成民众表示“工作忙没时间”难以做到“常回家看看”,这与带薪休假的落实率还不足一半也正相呼应。可见,要真正保障“常回家看看”,还得在保障人们的带薪休假、法定节假日以及探亲假等正常的休假权上狠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