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陌生电话开始
2017-06-30 11:47:26
从一个陌生电话开始
——通海警方破获“8•20”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
记者/郑 飞
2017年1月6日,一辆押解着8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的高铁列车从福建抵达昆明南站,标志着通海县“8•20”特大电信诈骗案成功告破。
家住通海县的刘某今年65岁,在一家私营企业当副总经理,家里有一车一房,生活十分安逸。
然而,刘某怎么也想不到,本可以安享晚年的他,却在去年7月接了一通陌生电话之后,不但银行账户被清空,甚至还负债累累。
案 发
2016年7月20日,刘某接到一个归属地为天津的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告诉刘某,他在天津开通的一张信用卡涉嫌恶意透支,已被银行起诉。
“不可能吧,我根本就没去过天津。”刘某说。
对方说,如果他真的没有在天津开过卡,很可能是他的个人信息已经泄漏,不法分子用他的信息注册了账户,用来进行洗钱等经济犯罪行为。最后,他还问刘某,是否需要报警?
听到这里刘某完全懵了,自己的信息竟然被犯罪分子利用了?刘某于是糊里糊涂地跟对方说:“要报警。”
几分钟之后,刘某又接到了自称是“公安机关的民警”打来的第二个电话。电话里,“民警”告诉刘某,他已经因为涉嫌洗钱犯罪被公安机关发布了逮捕令,并将一份盖着天津市公安局公章的逮捕令传真给刘某,上面准确无误的印着刘某的名字,证件号码等信息。
随后,“民警”话锋一转,表示只要刘某配合调查,就可以帮助他证明清白。他要求刘某到银行另开设一“安全账户”打入资金为保证金,待案件调查清楚后返还。
慌张之下,刘某只能按照对方的要求,将钱存进银行的“安全账户”。之后的几天,“公安机关”又多次打电话给刘某,称因案情重大,需要他续存一部分保证金。截至8月20日,刘某在一个月的时间共在“安全账户”上存款640余万元。
对方接二连三的“续存”要求,使刘某很快入不敷出。情急之下,刘某只能跟自己的亲戚和朋友开口借钱,而这时,刘某的家人发现了这件事的蹊跷。
“这些人该不会是骗子吧。”刘某的儿子对他说。
8月20日,刘某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通海县公安局报案。
侦 查
通海县公安局立即对刘某的报案立案侦查。鉴于案情重大,通海县公安局将该案上报到玉溪市公安局,玉溪市公安局将该案为“8•20”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并成立专案组迅速展开调查。
专案组民警通过调查发现,刘某的汇款已经被分300余次转入其他账户,随后,专案组派出民警到天津对打电话给刘某的号码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几个号码是用的美国的IP地址,但都是从印度尼西亚打出来的。”通海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周正伟说。
之后通过案件串并,专案组发现该案涉及17个省市的47起同类电信诈骗案件,涉案资金1100余万元,同时确定诈骗窝点位于印度尼西亚。
随后,专案组民警分成三个工作组,辗转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等13个省市开展案件侦办工作。通过艰苦细致的调查取证,专案组逐步查清了该犯罪团伙成员组成、作案手段和活动情况,掌握了身处印度尼西亚诈骗窝点的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
“由于犯罪嫌疑人身在国外,我们不能跨境执法,但我们调查到,这些犯罪嫌疑人去印度尼西亚办理的都是旅游签证,这就说明,他们在短时间内一定会回国。”周正伟说。
收 网
随后,专案组一面继续对该团伙的犯罪事实进行调查,一面“守株待兔”等待犯罪嫌疑人的签证到期返回中国。
2016年12月24日,专案组冻结可疑资金700余万元,并最终锁定尹某、唐某、吴某、王某等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
2017年1月2日,专案组得到8名犯罪嫌疑人乘坐飞机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飞往福建的消息。专案组立即派出民警赶往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当天,在福建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的协助下,成功将8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并于1月6日将8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云南。至此,通海县“8•20”特大电信诈骗案成功告破。
根据犯罪嫌疑人交待,该犯罪团伙的骨干成员均来自台湾,大约从2013年开始,他们找了一些在大陆的亲戚,一起前往菲律宾从事电信诈骗活动,后为逃避警方打击,将窝点“搬到”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
警方介绍,该犯罪团伙主要采取“冒充公检法”人员的方式实施诈骗,他们有完整周密的剧本,从银行接线员再到检查机关一步一步将受害人引入圈套。
“他们先是使用改好软件,将号码改成公检法机关的办公号码。然后,会向对方传一张他们伪造的‘逮捕令’,上面有受害者的详细个人资料,这些足以让一些受害者相信他们是真的摊上麻烦了。”周正伟介绍。
而受害者的个人信息,则是犯罪团伙通过非法渠道购买的,在“8•20”特大电信诈骗案的侦办过程中,专案组先后抓获该案非法截获、贩卖公民信息的张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押扣价值100余万元的作案工具及一批银行卡、手机卡。
周正伟说:“在此要提醒广大群众,公检法人员是绝不会把通缉令或逮捕令邮寄到个人手中。更不会以任何理由要求公民缴纳安全保证金,遇到这样的情况,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