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放、阻”三大战役驱散电信诈骗阴霾
2017-06-30 11:50:32
“打、放、阻”三大战役驱散电信诈骗阴霾
记者/唐天雷
近年来,云南警方在“打、防、阻”三个战场持续发力,全面围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与周边国家联合执法打击跨国电信诈骗,与银行、通讯公司合作建立反电信诈骗阻断拦截系统,利用社会各阶层的资源最大限度开展防范宣传……近年来,云南警方在“打、防、管”三个战场持续发力,全面围剿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不让境外成为违法犯罪的避风港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率一直持续走高。多位在基层长期办理电信诈骗案件的民警表示,相对于抢劫、盗窃等传统犯罪,电信诈骗存在“低成本、高回报”特点。犯罪分子只需建设一个假网站、租借一个电信服务器,购买和办理一些电话卡、信用卡,即可“开张营业”。
诈骗者唯一要做的,就是拼命打电话。在今年警方侦破的通海县一起冒充公检法人员的电信诈骗案中,涉案金额达1000多万,单村民刘某一人就被诈骗640万余元。
针对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近年来,云南省公安机关从各个层面开展了一系列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专项行动。通过加强源头治理,在技术手段建设方面结合电信网络的结构特点,组织建立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拦截体系,不断压缩电信网络诈骗传播渠道。
近年来,云南省公安机关多次派出专案组赴境外与当地警方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捣毁藏在境外的电信诈骗窝点,缉捕潜逃在外的诈骗分子。云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李珉说:“对于跨国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云南省公安机关一直以来都是高度重视、严厉打击,目前我们与老挝、泰国、缅甸等周边国家都建立了良好的警务合作机制,绝不会让境外成为违法犯罪的避风港。”
2015年云南省公安机关共破获诈骗案600余起,涉案金额达到4.5亿元。如今,在公安机关高压严打和各部门齐抓共管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情况已呈下降趋势。
从“单打独斗”到合成作战
电信诈骗属非接触性犯罪,由于行业监管的缺位,作案风险低,取证也很难。办案民警直言:“目前通信业务和金融产品的某些安全隐患,在某种程度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
通讯行业的监管缺位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合适的作案条件,银行业的监管缺位则导致犯罪发生后,公安机关获取证据和侦破案件困难重重。如电话号码没有实名制的问题,以及很多银行对同一身份证的开户数不设限制,对办卡人的身份审核不严,为犯罪团伙将所骗来的钱进行拆分转移创造了条件。
要根治电信诈骗,必须加强公安机关与相关部门的跨界联动、合成作战的能力,对电信诈骗犯予以严惩。
2015年,国务院建立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安部联合22个成员单位共同部署开展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国公安机关同步推进境内、境外打击行动。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安排,2016年12月,云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暨昆明市分中心正式投入运行。与此同时,各州市、县市公安机关也在筹备建立州市和县市的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反电信诈骗中心通常设置在公安机关,同时各主要商业银行、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和机关的工作人员进驻公安机关工作。从而实现了公安机关在发现电信诈骗案时能迅速联动反应,实现诈骗电话快速拦截、涉案资金快速止付、案件的信息流资金流查询、案件的研判串并和组织打击。
反电信诈骗中心建立后,银行、通讯运营商与警方沟通日渐顺畅,特别是通过警银共同开发的查控系统,民警不用跑到银行即可完成冻结操作,由此抓住冻结涉案资金的“黄金时间”。
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还与中国移动公司合作推出防范电信诈骗“保护性停机”的措施,当警方发现民警有人在实施电信诈骗时,会对正欲转款的受害人进行紧急干预,采取电话持续打入、发送反诈短信、协调运营商进行强制停机等多种途径进行劝阻。
“打防并举”,不断扩大宣传范围
不少受害者向警方反映,由于诈骗分子能直接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单位、住址等信息,他们的防范心理轻而易举就被攻破。近年来持续高发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助长了电信诈骗等下游犯罪。
近年来,云南省公安机关开展了多次打击盗贩公民信息犯罪的专项行动,由刑侦为主、相关部门配合,对此类犯罪进行专业打击,同时成立联席会议机制,改变过去由公安单打独斗的模式,打整体战,打合成战。2016年3月,昆明市公安局侦破一起非法买卖公民信息案,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查获被倒卖的信息4万余条,非法获利2万余元。
公安机关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同时,也越来越注重“打防并举”,不断扩大防范宣传。及时总结电信诈骗犯罪的手段方式、主要规律及运行管理模式,积极拓展宣传途径和渠道,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形成丰富多彩的宣传效果,通过宣传小组加以推广。
近年来电信诈骗手法可谓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让群众眼花缭乱、屡屡上当。但纠其本质,诈骗份子无外乎是利用了互联网、通信工具及银行业务的各种漏洞。因而要扩大防骗宣传效力,实现防骗宣传全覆盖,单靠公安机关的宣传力量显然是不够的。
公安机关不断完善与辖区学校、银行、电信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各个层面的资源,通过警情通报与反馈,共同分析新型诈骗警情,商讨防骗宣传策略,及时整改存在的弊病和漏洞。形成打击防范的整体合力,扩大宣传力量及覆盖范围,最大限度地让农村老百姓知晓各类型电信诈骗手段及防范知识。尽可能堵塞每一个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的漏洞,让有心者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