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风雨中闪耀的身影

    2017-08-18 13:23:50

暴风雨中闪耀的身影

  记者/唐天雷

下雨的声音,通常只有二三十分贝,如果不注意听,甚至很难听到。但这声音对于伍付锦来说,却是如同警钟一样。“这一个多月,每每夜里听到雨声都会一下子惊醒,担心城里是不是又淹水了,山上是不是又出了事故。”

 

雨水多起来是在6月下旬的时候,即使那时,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的民警也没能够预料到后面的事态会发展得这么严重。

“城区每天都有淹水的情况,山上一天就会有一两次塌方。加班熬夜都是常态了,全体民警最长连轴转4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过。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昆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四大队教导员伍付锦说。


一旦有险情,所有民警都会自觉回到单位

“我在昆明参加工作以来,就没见过这么严重的雨季。”伍付锦说。727日,记者约在他办公室采访他。这天天气明媚,伍付锦坐在办公室一边喝着茶,一边整理材料。这是他一个星期以来,第一天白天在办公室里工作。

6月下旬的时候,很多民警就注意到,今年的雨水比往年都多。“几乎是下起来就没有停的时候。”但那时情况也不是很严重,偶尔城里有一些淹积水的情况,也是很快就散去了。

7月之后,情况开始严重起来。雨依然是不停,并且越下越大。“最大的时候就像是有人在泼水一样。”民警们开始担心起来,公路会不会受不了雨水长期的浸泡而开裂,山区会不会发生落石、泥石流等事故。四大队启动了预警工作,民警们开始24小时值班备勤,以防事故发生。每天上班之后,民警们都会分头在辖区的公路上巡逻一遍,防微杜渐。

伍付锦给记者看了一张公路上裂开一条二三十公分的缝隙的照片。这就是民警在巡逻的时候发现的。“别人只会以为这是一条普通的裂缝,看不出裂缝产生的原因。但我们知道,这是因为道路下的沙层已经被浸泡得太严重了,这时候如果有重量大的大货车压在上面,路面就很可能垮塌下去。”在伍付锦给记者看的另一张照片上,已经出现了他们说的垮塌的情况。

交警大队研究后决定在这两条道路上实施单边限行,摆上路障,并派出民警24小时轮班指挥协调。

除此之外,山体突然塌方也是民警们要面临的难题。“进入7月下旬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塌方的情况。”伍付锦说。四大队辖区的山体主要有两种材质,一种是土山,一种是石山。对于土山来说,长期被雨水浇灌,土层里的含水量已经变得非常大,一旦超过饱和点,就会有塌方的情况出现。而石山虽然不会塌方,但会有落石,也十分危险。72日,就曾有一起大货车在山路上被一颗落石拦腰砸断的事故。伍付锦带领民警组足足处理了一个通宵,才将落石和大货车以及车上的货物处理走。

这一段时间,四大队的民警加班加点都已经成为常态。大队并不会专门在什么时候通知民警们回来加班,伍付锦说,已经没有必要这么做。需要他们的时候,所有民警都会自觉地回到单位。他们有一个内部的微信工作群,哪里有险情发生,消息都会发到群里,如果情况过于严重,民警们都会自觉地回到单位,等候命令。


大雨中的一昼夜

伍付锦觉得最严重的时候就是在722日之后,那天是星期六,他原本也应该在家休息。结果前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一早,伍付锦就来到了大队上,看看情况怎么样。

上午的时候,民警们分头将辖区的路面巡视了一遍,没有发现有淹水的情况。然而到了下午两点半,情势就开始严峻起来。伍付锦介绍,城区淹水不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整个城市的排水量会有一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水就会突然涨起来。两点钟的时候,民警们还没有发现城区有明显淹水的地方,然而仅仅半个小时之后,很多地方的积水就已经超过了40公分。

这时已经陆陆续续有一半的民警回到了大队,民警们穿好雨衣雨鞋,开始行动起来。“当时海源路和滇缅大道已经开始淹水,虽然车还可以通过,但雨还在继续下,后面情况可能更严重,我们商量后决定开始采取管控措施。”伍付锦说,民警们首先引导路上的车辆绕出海源路和滇缅大道,然后搬来栏杆,摆上锥形筒开始封路。伍付锦说,如果让车辆继续通过,随着积水加深,车很可能会陷在前面的路上,那样救援起来会更加困难。

四大队40多名民警都趟在水里,来来回回地劝说司机,这两条路已经封路,请从别的地方绕行。直到半夜凌晨两点钟,民警们都一直在做这件事。据不完全统计,当天从这些路段经过的车辆多达上万辆,每一辆都要民警上前亲自劝说。“好一点的可能说一句他就听了,但也有很多人要劝很久,甚至有人还要自己下车看看,发现真的通不过,就把车停在路边等。我们还要继续劝他把车开走,如果让他们停在路边,堵塞的情况会更加严重。”伍付锦说。

四大队民警还调来了六辆拖车,以防有车辆陷在水中的情况出现,但因为管控得比较及时,直到积水散去,民警们也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

到了下午4点钟,是情况最严重的时候,整个片区只有二环路底层和昌源路可以通行,从人民西路到滇缅大道之间所有的道路,全部无法通行。四大队在每一个路口都安排了民警进行指挥疏导,直到晚上十一点左右,水势才开始慢慢退去。然而这时民警们还不能放松,他们还需要在所有的路段再巡逻一遍,检查有没有危险和隐患,然后开始恢复交通设施。

经过积水的浸泡,很多护栏已经大幅度偏移了原来的位置,民警封路的时候,也搬走了2000多米的护栏,并摆上锥形筒,将这些恢复工作全部做好之后,已经是凌晨两点半左右。民警们回到单位简单休息了一下,第二天一早又对所有的路面再次检查了一遍,才将全部路段恢复通行。


最长连轴转40多个小时

尽管当天晚上将近凌晨3点才回到单位休息,然而第二天早上7点钟,全体民警都准时出现在工作岗位上。“这时我们已经没有上班下班的概念了。”伍付锦说。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城区的部分道路还有淹积水,民警们配合排水公司将水排完。下午的时候,轿子山专线又发生了塌方泥石流,两个村子需要紧急撤离。四大队的民警又配合当地派出所转移村民,一直到星期一,三碗水又出现了两个塌方点;星期二,昆明普吉隧道前方又有一棵大树倒掉,导致整个道路中断,加上雨一直不停,积水淹没了整条道路。处理完这起事故,西三环上又有一座大桥桥体开裂……从22日到29日期间,大队的民警几乎没有休息,一直在忙于处理各个道路上因下雨、淹水引起的事故。

725日晚上,一条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生了塌方,当时一辆轿车被塌方滑下来的泥土冲到路边,撞在护栏上。而另一辆大货车就没那么幸运了,直接被泥土掩埋。滑坡的体积估计在1.5万立方米左右。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后,四大队的民警也迅速赶到现场。“在山路上开展救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道路窄,一旦堵塞,疏导工作就会很难做。而道路堵住,大型的救援工具就根本运不进来。”而当时刚好又到大货车从限行到通行的时间节点,一辆接着一辆的大货车蔓延十几公里,将道路全部堵住。四大队的民警想尽办法打通一条救援通道,并一直守在现场开展断交分流工作。

一直到27日下午,情况才有些好转,伍付锦才将一部分民警从一线撤下去休息。这时民警们已经连轴转了40多个小时,28日上午,清理工作才算全部结束。伍付锦带着民警照例又将路面巡视了一遍,确认没有险情和隐患,才下达了通行的指令。

“这一段时间,大队的管理工作变得非常困难。事故险情太多,我们无法预测下一起事故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很多时候,刚把一些民警换下去休息,结果又接到命令要出警,没办法,也只能让本来应该休息的人再顶上去。”伍付锦说。

民警们在处置事故的时候,也常会遇到危险。“比如因为路上堆积的淤泥太多,民警摔倒在积水中,在山上指挥交通时,被落石砸伤的情况,都有过。”伍付锦说。民警们最怕的时候,就是在夜间出警,光线不好又下着大雨,且看不到哪里有安全隐患,每一秒都过得胆战心惊。

729日,天空终于放晴。虽然伍付锦的办公室看不到太阳,但只要听不到下雨声,他的心情就还不错。伍付锦说,虽然上周他轮休,也一直在加班,已经一个星期都没回家了。“值完班,我也可以回去休息了。”伍付锦想了想又加了一句,“当然,如果不再下雨发生险情的话。”

 

 

大关民警解救两名被困泥石流人员

进入汛期之后,大关县因为山形、地势比较复杂,也常有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发生。大关县公安局民警从6月以来,加强了值班备勤和巡逻,及时掌握辖区的治安情况和突发灾害情况。

“我们接到的报警,多是车辆陷在水里的情况。很多驾驶员没有及时掌握路面积水情况,强行通过,有些车辆就陷在积水里出不来了。”大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岔河中队中队长朱声平介绍。这样的情况,7月以来,朱声平已经遇到了4起。

724日,一山区路段刚发生过泥石流,一辆面包车开到积水中后,就陷在泥里出不来了。朱声平带领民警赶赴现场的时候,发现积水已经有80公分左右,淹没到了车轮上方。车上有两个被困人员,而这时,山上的泥石流还在源源不断地往下流。情况十分危急。

“先把人救出来。”朱声平对民警说。几个民警趟进水中,慢慢地向车辆靠近。脚踩在泥沙中感觉十分舒软,但好在没有陷下去,民警小心翼翼地前行,生怕一不小心摔在水中。走到车跟前时,由民警背着被困的群众,慢慢地再从水中走出来。

确认了被困人员安全之后,民警又联系路政部门。“因为我们警方没有大型工具,无法将车拖出来。”几十分钟后,路政部门赶到,用拖车将被困的面包车从泥沙中拖了出来。

 

蒙自民警帮助老房子居民排水

725日,蒙自市突降大雨。当时蒙自市公安局特警大队教导员万政昌刚刚带领民警巡逻回来,就接到指挥中心命令:老城区部分民房淹水严重,请立即赶往救援。

“当时我们正准备去食堂吃饭,接到指令后,连雨衣雨具都没拿,就迅速赶了过去。”万政昌说。蒙自市的老城区,基本都是几十年前的老民房,排水功能比较差,住的人很多都是外来打工人员。雨下得大些,院子里就会淹起来。

民警们赶到的时候,很多民房的积水已经有60公分左右,部分房屋院子已经有80公分左右。

万政昌赶到后第一件事就是让居民把电闸拉掉,把电器都收起来,然后和居民一起将院子里的贵重物品抬到高处。“很多院子是有排水口的,但因为垃圾太多把排水口堵住了。”万政昌介绍,民警们就赤着脚趟进水里,用脚摸索排水口所在处,找到后再用手将堵住排水口的垃圾拎起。

还有些房屋是没有排水设施的,民警们就和市政部门人员一起,用抽水泵帮村民排水。当天,大约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民警们直到帮助所有的老房子居民将水排干净才撤离。

 

罗平公安消防官兵救援被河水围困老人

626日,罗平公安消防大队值班室接到报警称:罗平九龙街道河水快速上涨导致一村民被困在孤岛上。因大雨路滑,道路崎岖难行,消防官兵只能选择将车停至路边,带好救援器材徒步前进1.5公里后,抵达现场。

指挥员根据现场情况立即下达救援命令,首先使用救生抛投器将牵引绳投掷岛上,岛上被困者在官兵指引下,将安全绳固定在树上,同时消防官兵再将通用安全绳与牵引绳连接,并固定在树上,用手拉葫芦将绳索收紧;随即由一名救援官兵穿好救生衣,穿戴好安全吊带,并用滑轮与防坠落部件连接后固定在安全绳上,采用大绳横渡的方式,执行营救岛上男子的任务。

一切准备就绪后,大队负责安全牵引的10名官兵将横渡救援的战友升起到空中;随即,救援的战士利用双手拉着横渡绳向河中岛快速滑动靠拢,5分钟后,救援战士有惊无险地抵达了岛上,岸边的10名战士同时用力,将被困者平稳拉过来,成功将被困者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