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安文化建设盘点
2017-08-18 13:56:55
昆明
2011年9月25日,昆明市公安局成立昆明公安文联。以昆明公安文联为指导,昆明市公安局在下辖的14个县(市)区公安局及直属部门成立18个“昆明公安文联分支机构”,发展民警会员651人。以文化活动为窗口,以精品创作为支撑,昆明市公安机关创新形式、突出主题,公安文化建设工作生机勃勃,精品力作脱颖而出。5年来,昆明市各级公安文联会员作品在全国和地方各类展赛中入赛获奖121人次,曾荣获公安部“金盾文化奖”2人次,获云南省公安厅“金盾文化奖”5人次。
昭通
昭通市公安机关在强化阵地建设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以“道德讲堂”“公安信息化与传统警务”辩论赛、学习红军长征“扎西精神”等特色活动为依托,将“大讲堂”培训暨读书学习活动常态化,不断整合学习资源、完善学习机制,在全市公安机关营造出“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的警营氛围,挖掘出一大批有活力的青年民警,为公安文化建设补充了新的血液。通过全体民警的不懈努力,昭通市公安局被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
曲靖
曲靖市公安机关把公安文化建设贯穿到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覆盖到公安业务工作的各个领域,渗透到民警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创新发展。曲靖市公安局打造特色“文化长廊”;马龙县公安局打造了红色文化阵地,倡导“读红书、学红史”;沾益分局新建“两馆两文化”,创办公安刊物 ;罗平县公安局建设警营文化馆及民警活动中心,组建民警兴趣小组;麒麟分局建成文化走廊、警营文化室、警史馆……各地公安文化建设大放异彩。
玉溪
玉溪市公安机关顺应网络时代发展,以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为依托,不断扩大公安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号召力。2016年至今,“两微一端”平台共发布信息2300余条。期间,玉溪市公安局围绕互联网+智慧警务、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等重大活动,策划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2016年9月,在云南公安机关第二届“我从警·我快乐”警务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大赛评选活动中,玉溪市公安机关选送的作品中共有10部作品在大赛的5个大类中获奖,1个微博作品和1部微电影获一等奖。
保山
保山市公安机关在抓好警营文化建设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走基层、促和谐”文化下乡惠民活动。每年春节前夕,保山公安文联都会组织具有书法、摄影等特长的骨干会员深入村社,为群众送春联、拍“全家福”,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防范知识。2014年以来,保山公安文联先后组织开展公安文化进社区、进村寨惠民活动6场(次),免费为群众送春联2000余幅,为260户群众拍摄“全家福”,公安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楚雄
楚雄州公安局围绕忠诚文化、责任文化和廉政文化主题,不断拓展升级文化阵地建设。在楚雄州公安局,按照“一层一主题、一区一特色”的要求,建设走廊文化墙、警史馆、图书馆等场所;在县市公安机关,普遍建成警体馆、荣誉室、小书吧、心理舒缓室等文化功能区;在基层所队,按照“一所一文化、一队一特色”建设文化走廊,打造了“格言警句上墙、工作业绩上墙、形象风采上墙”等特色文化区。
红河
红河州公安机关把警察职业文化建设当作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第一抓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构建了一套独特的职业文化体系:在全州推进警察终身职业教育训练改革,开展每期30天的封闭式“全警轮训”;启动“红河州公安机关首届警察职业文化节”等公安文化基层行活动,让群众和社会各界了解公安、支持公安;打造警察职业文化精品,通过设计警队LOGO、形象海报等工作,修塑良好警察形象;创新宣传方式,在全国公安机关首家推出警队手绘系列插画,制作警队书签等文化产品,塑造红河公安文化品牌。
文山
为推进公安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文山州公安机关加强重视、严抓落实,将公安文化建设工作制度化、经常化:每年在全州范围内确定2个公安文化建设示范点,各县市公安局结合自身实际每年至少确定2个公安文化示范点,以点带面开展公安文化建设;每4年举办一次全州警体运动会及文艺汇演;每年举办一些书画摄影展、文艺专题专场演出;每年开展一些理论研究征文和文艺创作作品征文活动。在全州民警的支持和参与下,文山州公安机关形成“配套设施齐全、组织管理规范、活动开展经常”的公安文化建设氛围。
普洱
普洱市公安机关将极具特色的励志语、警示语和令人精神愉悦的摄影、书法、绘画作品等文化元素吸纳进文化建设,在全市普及“走廊文化”,形成与公安职能相结合、与警察特点相渗透、与边疆民族特色相融合的特色警营文化。并建立完善检查考核、奖惩激励等长效机制,推进全市公安文化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通过开展“一警一爱好”“一局一所队一特色”等特色活动,普洱市公安机关挖掘、培养、鼓舞了一大批文化人才。2016年以来,普洱市公安机关共表彰、奖励全市公安文化先进集体16个、先进个人90名。
版纳
2016年,西双版纳州公安局建成警营文化展厅,包含了公安荣誉展厅、对外交流展厅、廉政教育展厅、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警察之家、文化长廊等七个阵地平台。与此同时,各县(市)公安局的图书阅览室也相继成立,成为民警工作之余放松身心、充电学习的小天地。此外,西双版纳州公安机关积极参与各类文化创作比赛,先后组织参加各类联欢会、书画摄影、歌唱演讲比赛等20余次。依托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西双版纳州公安机关打造出了立体化、全方位、全时空的“西双版纳警方”媒体品牌。
大理
大理州公安机关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人才建设和内容创新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典型宣传工作机制,着力打造英模文化,推树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均较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如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云南省第四届“百姓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李秀江,全国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大理州公安局禁毒支队,全国公安队伍建设先进典型大理市公安局,全国先进公安局宾川县公安局等。通过一系列典型宣传,大理州公安机关营造出了“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氛围,切实增强了公安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德宏
德宏州公安机关在公安文化建设工作中,注重与当地少数民族的沟通交流,借助泼水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公安民警进村入寨,为群众写对联、给群众送祝福,并精心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文化到村寨,将民族文化与公安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极具德宏特色的文化品牌。2014年,德宏州公安局自编自导的情景剧《春到景颇山》代表云南省公安机关在2014年全国公安系统文艺创作汇演暨“为祖国放歌——2014年全国公安系统文艺创作汇演”比赛中荣获铜奖。
丽江
丽江市公安机关将公安文化建设向社会延伸,结合警营开放日、警民恳谈、民警家访等互动活动,主动与群众交流,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并积极响应群众的需求,从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小事、实事做起,提升为民服务的实效,密切警民关系,营造出全社会理解、关心、支持公安工作的“大公安文化”氛围。通过公安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丽江市公安机关深化了文化建警、文化育警、文化强警、文化励警的观念,民警职业自豪感、荣誉感和集体归属感得到增强。
怒江
怒江州公安机关形成了以公安文联为龙头、以基层文艺组织为依托的文化建设格局。如今,怒江公安文联共发展会员178人,在全州4个县级公安局均成立了公安文联。为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怒江公安文联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一方面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当地专家、文化名人、文艺骨干到警营中来,对基层文学艺术骨干进行培训;另一方面,派出文艺骨干参加公安部、省、州举办的美术、书法、文学、摄影等相关培训,给文艺骨干“充电”,公安文化建设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迪庆
迪庆州公安机关在延伸公安文化阵地平台,创新公安文化活动载体,丰富公安文化内容的同时,将民族文化和藏区公安工作实际相结合进行了独特的创新:由民警此里央宗演唱的《雪域警察的歌》被录制出版成专辑,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迪庆州公安民警的职业特点和精神风采;以香格里拉市公安局尼旺宗派出所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尼旺宗派出所》,深入刻画了尼旺宗派出所切实履行亲情式服务承诺,用心服务藏区群众的感人故事。公安文化进一步服务于公安实战。
临沧
临沧市公安机关从基础设施抓起,为提升独立制作公安题材宣传作品的能力,于2016年建成全市最先进的录音棚1个,并采购了1台高清摄像机。为给民警提供学习、休闲平台,建成警察书屋1个,目前另有4个正在建设。为丰富警营文化活动,坚持每年开展1次“迎新春”文艺节目排演、1次“迎新春”健步走、1次“警营开放日”、1次“学雷锋”、2次“祭奠公安英烈”等活动,并积极组织开展诗歌朗诵、演讲、合唱、摄影、征文等比赛。在人才建设方面,通过“吸收、发掘、激励”等手段,临沧市公安机关营造出了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人才队伍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