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通:凝聚警心,提升队伍“软实力”

    2017-08-18 14:02:25

昭通:凝聚警心,提升队伍“软实力”

记者/海世梅 通讯员/顾怀美


“公安文化,让公安工作走出了公安的圈子被更多人熟知,也让民警有了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它是‘思想武器’,极大程度地凝聚了警心,提升了队伍的‘软实力’。”

 


上下联动,文化建设火热开展

 

20103月,昭通市公安机关成立了自己的警官俱乐部,下设文学、书法、摄影、篮球、游泳、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登山等活动队,并组建了昭通公安警官艺术团。以此为依托,昭通市公安机关的警营文化氛围活跃了起来。

随后,在昭通市公安局的组织推动下,全市各级公安机关也纷纷行动起来,结合各地实际开展公安文化建设工作。

威信县公安局结合革命老区公安工作实际,将公安文化与红军长征“扎西精神”相结合,打造了极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依托扎西烈士陵园、扎西会议会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威信县公安局每逢新招录民警、新提拔民警、新民警入党及重大节日,都会组织纪念活动,以借助先进的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加强民警自身建设的自觉性。与此同时,威信县公安局还积极开展“弘扬革命传统、缅怀革命先烈”的主题演讲和唱红歌比赛,并发动和鼓励民警开展有益的阅读和创作活动,将红色历史文化与民警学习有效融合。

2017年建党节,威信县公安局组织党员民警到扎西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并组织参观了扎西会议纪念馆,重温了入党誓词。这样的活动,民警毛晓玲参加过很多次,每一次她都有相同而又深刻的感受:“学习了那段历史,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加坚定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

在水富县公安局,以办公楼四、五楼走廊为依托,建成了公安廉政文化长廊。长廊由廉政宣言、廉政典故、廉政漫画等多个版块组成,30余幅挂图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新颖,让廉政文化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染民警、教育民警、熏陶民警。

“公安文化建设为警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文化氛围,对公安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如今,昭通市公安机关公安文化建设形成了上下联动、如火如荼之势。

 

创新形式,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公安文化建设的成效如何,与开展公安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息息相关。”为此,昭通市公安机关不断创新形式,公安文化建设亮点频现、精彩纷呈。

自组建昭通公安警官艺术团以来,昭通市公安机关文艺创作坚持从公安工作和生活中取材,由民警自编自导自演了很多脍炙人口且影响深远的节目。

2008年,昭通市遭遇重大寒灾,全市民警投入抗冰保通工作,在当年举行的第二届昭通市政法文艺汇演比赛中,艺术团以镇雄县公安局在抗冰保通工作中不畏艰难,救出在风雪中迷路的一群大学生的真实事件为原型,在深入灾区体验抗冰雪工作之后,创造出音诗画节目《大爱融雪》。通过艺术团民警的真实演绎,节目获得比赛的特等奖。继在第一届昭通市政法文艺汇演比赛中,根据昭通市公安机关打拐工作而创作的节目《风·路·情》获特等奖后第二次获得此项殊荣。“在艺术团里,每个团员都可以演小品,也可以唱歌,还能跳舞。”民警罗曼说。艺术团自成立之初便秉着鼓励民警参与的原则,凡是有文艺特长和爱好的民警都可以报名加入,最终艺术团从各县区报名的民警中吸纳了20余名团员,为警营文化创作注入了活力。

“艺术源于生活,通过将真实的事件改编成节目,不仅使民警感受到他们的工作得到认可和鼓励,极大程度地凝聚了警心,群众也能在轻松愉悦的观赏中了解到公安工作,公安工作就跳出了公安的圈子被更多人熟知。”截至目前,昭通公安警官艺术团已完成40余场专场文艺演出。

除此而外,以昭通公安文联为依托,有关昭通公安题材或公安民警自创的文学、书法等作品近年来开始崭露头角;以开办“道德讲堂”“公安信息化与传统警务”辩论赛等活动为支撑,昭通市公安机关不仅增强了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还挖掘出一大批有活力的青年民警,为公安文化建设补充了新的血液;以“大讲堂”培训暨读书学习活动为基础,昭通市公安机关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在全警中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队伍的服务水平、创新能力、文化涵养、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显著提高。

 

拓展阵地,文化设施健全完善

 

除了强化全警联动和内容创新,昭通市公安机关也注重“精心规划”和“重点打造”,以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阵地为载体,为公安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硬件基础。

2010年,昭通市公安局率先在昭通警校修建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室外运动场,为民警创造了休闲和锻炼的空间。与此同时,各县区公安机关相应的文化设施建设也在逐步完善。截至20175月,昭通全市各县(区)局、派出所建成服务区、生活区和阅览室、荣誉室、陈列室、健身娱乐室等场所120余个。

201111月,昭通市公安局重点规划、精心筹建昭通警察博物馆。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昭通市公安局专门成立了筹建工作领导组,并聘请昭阳区博物馆原馆长为业务指导,动员、组织全市公安机关力量投入筹建工作。期间,工作组民警远赴昆明、楚雄等地考察学习,并深入全市11个县区公安局、部分基层派出所和档案馆收集、查阅文物样品和历史资料,蹲在各个仓库里“淘宝”。在查阅了100余卷10万余字的历史资料,搜集了2000余张历史照片进行翻拍、扫描,收集了850件通讯器材、刑事技术器材等实物并进行分类甄别、建档后,博物馆所要展示的内容进一步得到丰富。

2013117日,昭通警察博物馆圆满建成,馆内分设2个展厅、5个展区、33个展柜、32块展板,陈列着各个时期的公安历史文物。“这些散发着历史与时间光泽的东西,诉说着一代又一代昭通公安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保障社会稳定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个时代的声音,是对公安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昭通警察博物馆成立后,昭通市公安机关公安文化建设的阵地进一步得到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