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首语

    2017-08-18 14:19:06

以文化汇聚警营正能量

 本刊编辑部


曾经读到一篇小说,主人公阿斌因打伤自己的同伴不敢回家,父亲在去找他的途中遭遇车祸身亡,母亲为了赔偿伤者损失把自家的房子卖了,带着弟弟住到了山沟一栋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里。几年后,畏罪潜逃的阿斌回来了,在与独守空房、已认不出他的弟弟的对话中,阿斌有了深深的悔意,最终投案自首。

这是一个故事,背后却有真实的投影。小说的作者是一名警察,她在听说熟人家的孩子砍伤人后逃跑,家人到处找他,希望他能投案的事情后写下了这篇《月光手帕》。小说里,阿斌母亲在艰难中为生活奔波的坚强和在期盼儿子回来的等待里从未放弃的坚持令人动容,可最终小说里的结局并未在现实里发生。于是,作者借助小说把它呈现了出来,给人以希望。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如同这篇小说在讲述凄苦、忧伤的故事之余仍让读者感受到阳光和希望一样,文化之于公安工作也有着同样的作用——在展现公安工作面貌的同时也汇聚着警营正能量。

近年来,云南省公安机关大力推进公安文化建设工作。随之而来的,是大批民警创作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这些作品或展现公安民警的工作和生活面貌,或传递经久不衰的公安精神,或记录当下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表达民警的内心渴望和期盼。同时,书法、绘画、摄影、文艺汇演等各个领域的公安文化人才也逐渐脱颖而出,为文化建设提供载体支撑的公安文联、警营图书馆、警史馆等阵地平台也在进一步扩张。

在这样的氛围里,原本属于警营的故事有了更多的表达形式和更多的展示空间,开始被更广泛的人熟知、接受。“我只觉得雪很美、很稀奇,却从来不知道它造成的道路中断是这般严重,民警为保证道路畅通所做的工作是如此艰难。”一场文艺汇演上,一位群众在观看了民警根据公安机关抗冰保通工作改编、演绎的文艺节目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正如民警所言一样,依托公安实战而生成的公安文化,不仅生动、细致地展现了真实的公安工作面貌,让更多人知道公安在做什么,民警的工作、生活是什么模样,也让更多人开始理解、支持公安工作。

与此同时,公安文化也开始反过来影响、作用于公安工作,推动着警营正能量的汇聚和传递。

有了文化的注入,警营不仅仅只是一个上班的场所,它变得有温情、有活力;有了思想的碰撞,公安工作不再一成不变,它变得有动力、有创新;有了心灵的放松,民警的生活变得丰富有乐趣……这些,都是公安文化赋予的改变。

在文化凝聚出的温情之下,一个和谐、活力的警营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