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漂泊的心在这里回归

    2018-03-15 21:40:19

1991年,央视春晚,姜育恒演唱《再回首》。这是一首感悟人生的歌曲,很快在中国大陆为人熟知,大街小巷都响起“再回首 恍然如梦  再回首 我心依旧”的动听旋律。

20多年后,吴晓燕也演绎了一曲现实版的《再回首》,回到阔别5年的制药公司的工作岗位。她选择回归,只是因为想要避开周边的异样目光,能自由自在地生活。

 

误诊给她带来一生痛苦

吴晓燕是曲靖麒麟区越州镇人。

越州是曲靖市最大的优质烤烟和优质大蒜生产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农业生产水平高。烤烟生产被外国专家认为达到国际水平,2002年胡锦涛到越州视察时曾给予了高度赞誉。

越州历史上是滇东有名的古镇,商贾聚散地和文化繁荣地,晋代有名的爨宝子碑就出土于此。被康有为誉为“正书古石第一”的爨宝子碑出土于越州镇杨旗田村。

对于从小生活在越州的吴晓燕来讲,很是自豪。

7岁的时候,上学前夕,她跟同龄人玩踢石子时,不小心把脚指头踢破了,很快,受伤的脚指头肿了起来,很疼。当她受伤回家后,家人看见她的脚指头又红又肿又流血时,立即慌了,抱着她就往村里的赤脚医生那里跑。

医生进行简单的检查后,称没有大问题,就给她打了一剂消炎针。告诉她回家休养几天就会好。

家人也以为这是一件小事。谁也没有想到,一周后,虽然吴晓燕受伤的脚指头不红不肿不流血了,但是她的两条腿却出现了异样,有些疼痛,且走路的样子显得很慢很痛苦。

家人把她送到曲靖市大医院检查,医生称可能是村医生针水错误的原因造成,但引起的这种症状,他从来没有见过,也不知道怎么医治。

吴晓燕的父母听医生这样讲,顿时感到束手无策,只得把她抱回家,放弃治疗。

本该7岁就上学的她,因为这个原因,不得不延后一年上学。8岁的时候,吴晓燕到村小学上一年级,与此同时,她年仅五岁的弟弟也到同一所学校的幼儿园读书。按父母的想法,姐弟俩一起上学,弟弟方便照顾她。

因为腿脚不方便,吴晓燕上学时,走得慢,并且不平衡。所以更多时候,是由家人直接送她去上学。

由于她从小成绩好,老师,同学对她都不错,并没有因她腿脚不便讥笑她。只是每当看到同学们玩跳绳、丢沙包等游戏时,自己无法参与,心里有淡淡的失落感。

从小学到初中,吴晓燕都与这些需要腿脚灵活的游戏绝缘。

当记者问她是否因此对当年失误的医生产生怨恨时,吴晓燕大度地称:“那个医生现在已经不在了,追究也没有啥意义。”

1999年,她到华夏中专读会计专业。2002年毕业后,就到优克制药工作,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

 

自在的生活环境让她选择回归

在优克制药工作的第二年,她谈了一个男朋友。两人相处融洽,却因为对方家长的反对,承受着强大的压力。

2008年,她的一位同学叫她到114当话务员。她与男朋友商议后,决定两人一同辞职,换一个工作环境。只是,她没有想到,她到新公司上班没多久,就与男朋友分手了。

当话务员的日子,虽然同事们都很关心她,但她总感觉跟同事们不能融在一起。她感觉周围人看她,都带着异样的目光,从心里上感觉,没有在优克制药的生活自在。

2012年,经姑姑介绍,她又谈了一个男朋友,不久两人结婚。2013年,她联系了以前的同事,带着她的丈夫,又回到优克制药上班。

对于这次回归,她说:“优克制药的工作环境很自由,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没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尤其见到几个老同事,感觉分外亲切。

她的这种心情,鲁迅当年曾有过描写。

在《再见闰土》中,鲁迅先描写少年闰土的模样:“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三十年后,当他再次见到闰土时,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吴晓燕比鲁迅更幸运,她只离开了几年,同事们的模样几乎都没有变化。

重回优克制药上班一年后,她的丈夫生病时,工会支持了一部分医药费。为了进一步养病,他的丈夫离开公司,回老家休养。

谈到这些往事,虽然有几分伤心,但是对于未来,吴晓燕更多的是期冀。她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记者     徐正卫 (文章来源环球游报2018年3月16日第1132期A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