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 ——漾濞教育扶贫成效明显
2018-03-15 23:59:13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漾濞县特别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把教育作为拔除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来推进落实,全力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输在“起跑线”上,着力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在我们学校就读,首先解除他们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应该说基本上家里也就不需要再供多少钱物了,就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在党和国家政策关怀下,在高中部顺利完成学业得到了最根本的保障。”只要有时间,漾濞一中高中部校长张荣众都会到学生家里走走看看,像底红星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他尤其关注。
底红星是漾濞一中高中部高三圆梦班学生,因家境困难,父亲曾一度产生让他辍学的念头。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底红星在学校获得了国家助学金、社会爱心资助,还享受了“两员一免一补”政策,有专门的心理及学习辅导老师,免除了学费、住宿费,还有生活费和往返交通费补助,减轻了经济负担和心里压力的底红星学习进步很快,最近两次考试都在全级名列前茅。像底红星一样,漾濞一中高中部共有18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享受到了教育扶贫政策的帮扶,安心在学校学习。
“自从学校有了心理及学习辅导员,孩子的情况完全变好了,学习积极性也好了,回来按时完成作业,我们也不消去辅导他,过去要严格监督,现在不用了。而且他爱好体育,代表学校到州里比赛,还拿了个奖项……”离县城100多公里的鸡街乡许么邑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罗绍德最近特别欣慰,在鸡街中心校就读6年级的儿子罗晓江代表学校参加州级足球比赛取得了好名次。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费用由国家承担,罗绍德在经济上没有负担,但儿子的顽皮和厌学却让他很是操心。从去年开始,学校实施了“两员一免一补”政策,安排教师对全乡每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学龄孩子进行挂包帮扶。通过心理梳导和学习辅导,罗晓江不仅改掉了学习上的一些坏习惯,还展现出了体育方面的天赋。
“国家政策好,娃娃在乡幼儿园,各项费都免了,没有出什么钱。”鸡街幼儿园是漾濞县建成的第一所山区幼儿园,园里设施齐备,师资充足,环境优美,鸡街村老鸡街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丽娟6岁的儿子就在这里读大班。除了享受国家每年300元的特殊困难生活补助外,乡党委政府还拿出措施,免除了全乡学前教育保育费和午餐费,刘丽娟送儿子上幼儿园不用花一分钱,刘丽娟由衷感激。
近年来,漾濞县结合教育精准扶贫,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瞄准“整合教育资源、实现均衡发展、完善资助体系、落实惠民政策、保障特殊群体教育、加强队伍建设”六个方面集中发力,使全县山区学校的教育条件和教学水平大幅改善,并把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全县大事、实事来抓,以定点帮扶贫困村、建档立卡户学龄人口为重点,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优势,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提高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和贫困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全县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2013年以来,全县共投资9793万元新建和改造校舍36917间;规划总投资3亿余元的教学用房及附属工程392个单体投资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投资2972万元的“全面改薄”、教育信息化一期工程等项目投入使用,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到义务教育。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严格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2017年下拨生均公用经费848.46万元,其中小学568.52万元,初中279.94万元,补助标准小学生600元/生·年,初中生800元/生·年。发放贫困家庭幼儿资助金460人13.83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优先。2017年发放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学生国家助学金490人44万元,为1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免除学费5.8万元。全面落实各阶段贫困学生资助政策,2017年共资助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399人次,累计资助金额 700余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797人592.0733万元。认真落实“两员一免一补”教育精准扶贫政策。选派454名任课教师担任学习辅导员;免除高中阶段在校建档立卡户学生学费和住宿费、补助生活费和公共交通费258人次26.3万元,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读得起书、读得好书,有效推动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讯员 李灿美 毕华军(文章来源环球游报2018年3月16日第1132期A9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