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 300年文山寿佛寺与你崭新见面

    2018-03-16 01:04:40

近几个月来,细心的文山市民纷纷在互相询问一个问题:香火延绵了300年的寿佛寺哪里去了?记者经过多方走访打听之后获悉,清代文物古建筑寺院、文山市宗教场所——寿佛寺修缮扩建工程,在社会各界慈善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已在原址动工,预计建设工期240天。届时,寿佛寺将会以焕然一新、富丽堂皇的仿古佛教建筑群,与广大市民与僧俗民众见面。

 

 历史悠久的典型寺院

寿佛寺始建于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经乾隆、嘉庆、光绪年间不断扩建修缮,形成了包括万寿寺、濂溪祠、关圣殿、厢房、客房、戏台等二十四栋建筑群,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但在破“四旧”及“文革”期间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现存寿佛寺占地面积仅800多平方米,有正殿和东西两厢房。大殿开三间,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木结构,青瓦屋面,屋面宽15.4米,进深12.4米,高10余米,檐下设三层装饰性斗拱,檐柱头翘、昂、挑梁头和桁梁,垫板浮雕彩信草纹,额枋、雀替透雕“云潮座龙阁”,制作工艺精致,是文山市目前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

1986312日,寿佛寺被文山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是一座历史悠久、香火旺盛的典型寺院。2011年,被文山州、市民宗局评为“和谐寺观”。

 

修缮扩建必须“修旧如旧”

寿佛寺为何要原址修缮扩建?寿佛寺管委会和筹建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寿佛寺所在的佛寿街片区,处于文山市棚户区改造之列,周围新建建筑标高已达1.7米以上,加之寿佛寺部分木桩柱头已腐朽、糟烂,既不安全,也有垮塌的隐患,是佛寺危房建筑。为了拯救、弘扬、保护、传承优秀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故必须尽快修缮。根据文山市城市发展布局,决定整体保留全寺。

该项目经文山市委、市政府协调,按照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于2017120日决定进行修缮扩建。工程经市民宗局、发改局立项批复,环保、人防、消防审核达标,市规划委员会组织十多位文物保护专家反复论证,三次讨论,最后得以批准通过。

据了解,该工程将严格按照寺院庙宇建设标准设计,不仅有大雄宝殿,还有天王殿、祖师殿以及厢房,供奉佛像、全铜菩萨,全部工程总造价1000多万元,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将建成一个精巧玲珑,功能齐全,具有隋唐建筑风格的寺院。

该寺住持介绍,寿佛寺扩建之后,将增加西方三圣,八大菩萨、四大天王,释迦牟尼三身佛,特别是供奉本寺独一无二的阿弥陀佛以及寿佛寺开山祖师、全真大师、慧远大师等塑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寺将供奉法三身、十二缘觉及五百罗汉图。

目前,工程正在顺利施工中。

 

筹建委员会全部为义工

据了解,寿佛寺筹委会工作团队,全部为义工,为文山人民做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爱心善事,全体人员孜孜不倦、一丝不苟、各尽其职、殚精竭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是一批值得敬佩的“志愿者”。而筹建委员会的顾问主任,以身作则,亲自指挥,夜以继日,昼夜操劳,抱病研究,查阅资料,全力以赴。指挥长则天天值守在建筑工地,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工程竣工后,筹建委员会将聘请有关专家撰写一部图文并茂、内容详实的《七乡净土梵音古寺,云岭妙香无量寿佛——文山市寿佛寺重建记》书籍,分为历史起源、建设过程、捐款人士、佛教事业四个分册,以书籍“功德碑”的形式,记录“盛世修寺、国兴佛旺”的壮举与传奇。

文山州的慈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对寿佛寺的建设,十分关注,纷纷捐款赞助,仅捐资100万以上的爱心人士,就多达12人之众,体现了企业回报社会、关爱苍生、礼佛向善的悲悯情怀,以及爱国爱教、乐善好施的慈善精神。

文山市寿佛寺修缮扩建工程,结构层数为二层,由红河州元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通海秀山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作为“中国西部知名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优秀私营企业”的通海秀山园林古建筑公司,一直以“匠心营造,精益求精”为宗旨,力争将文山市寿佛寺重建工程打造为“优良工程”,奉献给壮乡苗岭的善男信女。

预计201810月,一个金碧辉煌,焕然一新的仿古建筑群,作为一个市区的佛教活动场所、旅游景点、文物名胜古迹——文山市寿佛寺,将会呈现在文山州360多万各族儿女的眼前!记者 龙符(文章来源环球游报2018年3月16日第1132期A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