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 荣获2017年度全州交管工作综合考评第一名
2018-04-10 17:33:11
   
3月29日,大理州召开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会议全面总结2017年工作,分析当前交通管理工作的形势,安排部署2018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签订工作责任状,表彰交通管理中涌现出先进集体和个人,大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荣获2017年度全州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综合考评第一名。

2017年,大理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在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以“保安全、保秩序、保畅通、压事故”为目标,以创造全国文明城市契机,以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为抓手,以队伍建设为保障,深化警力改革,构架事故防控网,夯实为民服务基石,打赢隐患歼灭、路面防控、宣传攻势、共治合成和城区缓堵保畅攻坚战,全面提升道路交通执法、科技强警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深化警务改革,提高警务效能。2017年,交警大队结合交通管理实际,深化警务机制改革,全面提高警务效能。一是以化解警情为导向,以深化警力改革为抓手,完善“高峰勤务、平峰勤务、夜间勤务、双休勤务、节假勤务”五种勤务,并由大队领导带头,最大限度屯警路面,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二是以隐患治理为导向,创建城管、交通、运政等职能部门联勤联动机制,构建共管共治联合体,强化事故预防和隐患排查治理;三是以实战为导向,构建定点值守和巡逻管控勤务,开展夜鹰行动、禁酒风暴、零点行动“紧盯行动”,加强对重点交通违法精准打击;四是以预防为导向,以交规办、秩序、指挥中心为主体,架构分析研判勤务机制,定期对秩序管理、事故预防等工作进行分析研判,指导中队做好交通管理工作。
二、开展违法整治,净化交通环境。2017年,交警大队以创造全国文明城市契机,以违法停车整治为抓手,开展交通秩序综合大整治,净化道路交通环境。一是严查违法停车。运用视频巡查、现场取证、违停拖移等措施,调用22台拖车,组成十个整治小组,按照“违停必罚、乱停必拖”的要求,对道路违法停放车辆进行整治,2017年共查处违法停车8.9万起,清障拖移违停车辆5200余辆。二是严查涉酒驾驶。交警大队每月6日、16日、26日,集中警力,采取昼夜巡查、定点蹲守等勤务模式,集中查处涉驾驶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全年共查获涉酒驾驶392起,其中饮酒驾驶353起,醉酒驾驶39起。三是严查电动车交通违法。运用教育、整治两种方法,广泛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严查电动车不悬挂号牌、违法行驶、乱停乱放、多人骑乘等交通违法,全年发放整改通知书300余份,查处交通违法7956余起。四是严查重点车辆。按照“四场攻坚战”的要求,紧盯“两客一危”、校车等重点车辆,严查“三超一疲劳”涉牌涉证、准驾不符等交通违法行为。五是严查不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布设30个劝导、查辑点,采取教育劝导、违法曝光、罚款+扣分等手段,加强对行人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管理,2017年曝光不礼让斑马线车辆86辆,查处840起。

三、强化源头监管,提升防控能力。事故预防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过去一年,交警大队以“隐患歼灭战”为牵引,全面打响事故预防攻坚战。一是联合安监、运政、交警支队车管所等相关职能部门,深入26家“两客一危”企业、4家货运企业、11所学校开展检查、约谈,召开约谈会25次,下发《交通违法督办通知书》93份,《交通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22份,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9份;二是组织警力对辖区靠山临涯、陡坡、弯道、隧道等危险路段进行拉网式排查,排查隐患点39处,上报交通部门治理隐患13处。三是以交管委牵头,对全市“两站两员”、“五小工程”建设进行3次专项检查,发督办通知37份,隐患整改函2份,督导乡镇设置凸面镜93面,爆闪灯111组,道口标注桩2321根,减速带1993.5米,警示标牌365块。四是以警示教育中心为依托,开展驾驶人审验教育和满分教育工作,全年对5011名驾驶员进行审验教育,对461名驾驶员进行满分教育,并以“乐行微大理”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对11家存在违法未处理、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的企业实名曝光,提高震懾力。
四、突出问题为导向,化解管理“瓶颈”。针对停车难、乱停车、停车不规范问题,交警大队在强化整治的同时,组织警力,对下关城区、开发区、古城区闲置土地进行拉网式摸排,建设临时停车场34个,并提请市人民政府建成河畔人家、荷花立体停车库和下关一中地下停车场建设,给机动车找个“家”。针对主城区部分路段交通秩序较为混乱的问题,交警大队在调研基础上,确定人民街、文化路、关平路、泰安路、兴盛路、建设路、洱河南路为严管街,苍山路、建设路、洱河南路为“文明城市创建”示范路,按照“一个乱点一个治乱办法、一个堵点一套解决方案”的思路,完善标志、标线、隔离栏等交通基础设施,强化秩序整治,规范动态交通秩序。针对部分路口,通行效率低,易发生交通拥堵的问题,交警大队紧抓市政道路改造提升的机遇,按照“四同步”的要求,完成宾川路、西屏路等道路48个路口的渠划,并根据交通流量,对信号灯配时实时调整,全面提升路口通行效率。针对城区道路早高峰时段车辆无序流动,易引发交通拥堵的问题,大队在实地调研、论证的基础上,依托洱河南路“大潮汐车道”,建立起苍山路、双鸳路由东向西,泰安路、人民路、兴盛路由南向北,洱河南路由西向东的大循环交通体系,缓解潮汐交通拥堵问题。
五、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便民利民勤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时刻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的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便民利民勤务,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推行通行证办理窗口前移。为帮助货车驾驶员快速办理入城通行证,根据货车入城特点,在龙溪警区、北区警区、文献警区、满江警区、凤仪警区、天井警区增设临时办理点,专人值守,及时为符合条件车辆办理入城通行证。二是构筑“微信、服务站点”轻微交通事故处理平台。按照城乡一体的原则,在“一中心、五个服务站、十个服务点”的基础上,在喜洲、湾桥、银桥、上关、挖色、双廊、太邑交警中队设立轻微交通事故服务站,满足群众对事故处的需要。同时,以“乐行微大理”微信公众号平台,积极推行轻微交通事故微信自助处理,满足群众对交通事故处理“快、省、捷”的要求。三是将“流动车管所”开到群众家门口。在立设古城、凤仪、上关服务站和太邑、双廊等七个服务点的同时,抽调业务骨干,组成“流动车管所”,定期到偏远村寨,开展驾驶技能培训、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发放牌证等车驾管业务。2017年“车管下乡”79次,办理各类车驾驶管业务2790笔,满足群众对车驾管业务的需要。

六、完善“五个平台”,提升“三个意识”。2017年交警大队按照“交通要畅通,宣传要先行”的要求,完善“五个平台”,提升交通参与者“三个意识”。一是开设权威发布、交警故事、通违法曝光、专题报道、微讲堂、回音璧等十二个板块,完善“乐行微大理”微信公众号和“大理城市交警”官方微博宣传平台,提升交通宣传实时性。二是与大理电视台、广播电台、999微大理等媒体构筑宣传联盟,采取走进直播间、专题访谈、一线连线、案例说法等方式,架起交通安全宣传“永不消失的电波”。三是完善《警示教育中心》惨痛主题厅、珍惜主题厅、和谐主题厅、感悟主题厅内容,通过“声、光、电”多重原素,再现交通事故悲惨场景,让参观者受到有冲击力的安全教育。四是开展交通安全“双语”宣传,创新农村大喇叭宣传手段,让各族群众在休息之余接受交通安全知识。
2018年,交警大队将继续以秩序综合整治和交通事故预防为中心,以文明城市创建为主线,以新一轮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为牵引,以全州公安交管工作综合考评第一名为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全面推进秩序综合整治、交通事故预防、交通安全宣传等工作,为大理市社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通讯员 张立社(文章来源环球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