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团发展 聚力脱贫 ——漾濞县积极鼓励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8-04-14 18:33:46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领全县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漾濞县积极鼓励和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抱团”发展、共建共享等经营方式,提升全县产业组织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带动群众发展增收,脱贫致富。

苍山西镇石钟村是全县的贫困村之一,单一薄弱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当地村民收入,成为全村脱贫路上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但从去年开始,村里的建档立卡户朱道全就在家门口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朱道全一年里大半时间在村里的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当饲养员,其余时间他把工作中学到的养殖技术带回家里,发展生态养殖,想不到一年下来,就尝到了不少“甜”头。朱道全说:“我来这边打工,收入在15左右,对家里的帮助很大,而且就在家门口,我还可以时常回家里边照顾。打工时也学到了一些养殖技术,家里边的牛和猪都喂得比过去好,去年收入近5万元,现在生活状况是越来越好。”除了饲养员这个身份以外,朱道全还是合作社的社员,合作社效益如何,直接关系到年底的分红,所以和朱道全一样,社员们在合作社工作都特别卖力。前不久,合作社举行分红大会,社员们领到了首次红利。

石钟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底,有106户社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在沪滇扶贫资金的帮扶下,每户建档立卡户入股5000元股金到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以标准化生猪、马匹养殖和育种为主营业务,每年除了给社员带来分红收益外,还解决用工1000多个,劳务支出近15万元,成为当地很多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有了群众入股参与,合作社也拓宽了融资渠道,不断发展壮大,到2017年底,实现农业生产总值约30万元,利润达20多万元。石钟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廖顺贵讲道:“这种农户入股合作社发展经济的方式,前三年不能少于10%的保底分红,就是说农户他的入股资金是5000元,百分之十就是500元,最低要给他分500,后三年不少于他入股的资金收益的百分之三十,如果他想继续入股,不分红,可以连续滚动,增加他的收入,一方面整合了资源资金,有利于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的;另一方面,年底能够给会(社)员带来分红受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下步我还想把产业做强做大,带动更多群众入股发展。”

和石钟村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离这里不远的李家庄农民专业合作社则以荒山、土地、劳动力、肥料入股的方式吸引农户参与,主要以分红受益的方式带给群众增收。合作社将苹果种植园划分6个片区承包给当地种植户,同时建立能上能下的承包竞争机制,刺激种植户提升种植管理水平。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培育,现在李家庄出产的苹果成为漾濞土特产品的一面金字招牌,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伴随产业的发展壮大,社员们的利、好也越来越多,从2007年每户才能分到几十块红利,到现在最多的能分到1万多块,李家庄也从昔日的人闻色变的贫困村变成了让人羡慕的富裕村。

建档立卡贫困户彭玉芳告诉笔者:“每年(合作社)都打电话给我们来分红。刚开始每年才有200多块,现在变成1000多块,以后会更多。每年到采摘期、修枝打叉、中耕除草时候还优先在这里打工,每天还可以有6080元的收入。”

目前,苍山西镇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7家,并逐步走上了正轨,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有效地整合了资源,提高了市场抗风险能力,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近两年来,漾濞县紧紧围绕抓产业发展,助群众增收,合力扶贫攻坚的工作重点,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植扶持力度。截止2017年底,全县共有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89个,注册资本6600万元,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州级示范社28个,共有社员3086户,遍布全县9个乡镇65个村,辐射带农户10000余户29000余人,其中覆盖和服务建档立卡户有4061户。各合作社逐渐发展壮大并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在整合资源、助农增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通讯员 李灿美 杨洁(文章来源环球游报2018年4月13日第1135期A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