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虹山派出所让“亲民爱民为民”体现在细节中
2014-08-21 09:27:05
通讯员 浦丽霞
近年来,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虹山派出所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学雷锋活动成绩突出集体,分别荣获云南省第一届“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和昆明市“爱民模范集体”等称号,并涌现出大批优秀民警,先后有15人次荣立个人“三等功”,54人次荣获个人嘉奖。

打造“学雷锋树新风”品牌
虹山南路社区刑事警情高发,社区民警唐文轩想方设法,动员小区主管单位自筹资金10万余元,完善监控设施和配齐巡逻电动自行车。小区群众说:“小唐做事认真,为民负责。这样的民警,我们信得过,有了他,我们睡觉都感到安稳。”
虹山派出所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积极创建“雷锋”治安义务巡逻队伍,将雷锋活动融入到群防群治工作中。
同时,成立了“雷锋”矛盾纠纷调解队。辖区工人医院是医患纠纷突出的区域,在工人医院团支部的联合下,在保安队伍中组建了一支20人的“雷锋”保安调解队伍,在各种医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中,有效地化解了各种医患矛盾纠纷。
另外,还成立“雷锋”扶贫帮教队。吸毒人员秦伟强制戒毒出所,整天流浪在外,居无定所,社区民警董新华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助他自食其力,从此走上了正道,并主动参加了虹山新村“红袖套”虹骑巡逻队伍。
创建“青年文明号”品牌
辖区孤寡老人刘大爷家中被盗,损失钱物总计460元。办案民警在案发20天后,将3名再次伺机实施犯罪的嫌疑人抓获归案,为老人追回了损失。
虹山派出所把创建青年文明号作为辖区和谐警民关系的长效机制来抓,成立以派出所团支部为主体,辖区企事业单位团支部为成员的联合青年文明号警民队伍,充分发挥青年民警和群众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近年来,虹山派出所把侦破盗抢等“小案件”作为派出所爱民的第一要务,形成了“案件越来越少,破案更有时间,破案力度更大”的良性循环机制。今年以来,共破获案值2000元以下的民生“小案”260余起,追回损失5万余元,发还电动车18余辆。
社区民警还把自己的工作融入了百姓的生活,心里装着百姓,想着百姓。3月20日,林钢新村孤寡老人张奶奶来到派出所值班时报称:她喂养五年的下蛋老母鸡不见了,请警察帮助寻找。社区民警唐文轩听到后,立即带着治安义务员到处寻找,终于在西站铁路边找到了老母鸡。
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
“虹骑”是虹山派出所自创的一种警营文化载体,也是爱民亲民为民的有效平台,使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沟通桥梁经久不衰。
虹山派出所团支部以“虹骑自行车队”活动为亮点,深入开展“骑行、座谈、登山、篮球、足球、慰问、扶困”等警民和谐联谊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倾听群众呼声、当场解决群众困难。同时加大警民和谐联谊活动内外宣传力度,全方位营造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良好氛围。
利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良好契机,派出所还组织民警走上街头,走进群众中间。今年以来,共排查辖区校园及周边地区3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受到了辖区群众的好评。
在服务形式上大胆创新,通过网上公安机关、公安博客、QQ群、手机短信等方式拓展与民交流为民服务的渠道。
3月24日,社区民警罗剑峰的微信收到一条消息:辖区微信朋友反映,其邻居有一位高龄孤寡老奶奶因行动不方便,至今还未办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社区民警罗剑峰及时与户籍民警联系,当日就上门为老奶奶采集照片和办理相关手续。目前,虹山派出所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接受群众咨询500余次,帮助群众17人次,开展宣传活动20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