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犬奇兵
2014-08-21 09:45:01

通讯员 徐 曼
一个雨后天晴的中午,我们来到大理州、市两级公安机关的警犬基地。刚进门,一只金毛犬兴奋地跑过来欢迎我们,“她叫丫丫,是警队明星,曾赴广州执行过亚运会安保工作”,基地负责人袁红明警官介绍。“你好,丫丫”,我伸手摸摸她的头,丫丫一个站立,吐着大舌头凑过来,结结实实地给我来了一个“熊抱”,哦,不,是“犬抱”!安静的小院顿时响起了欢笑声。
年轻的“家长”
大理市公安局刑事技术大队警犬中队是大理州、市两级公安机关共同的警犬基地,承担着两级公安机关的警犬驯养、繁育和使用工作。
“目前警犬基地共有9名工作人员,其中训导员有4人,都是八零后。”袁警官介绍,“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人和犬一样都是主角,大家和谐相处,天天一起训练、生活,人狗之间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嘛!”
了解得知,袁警官是基地的元老,今年32岁,在基地却已经11年了。他曾到昆明警犬基地接受过专门的培训,回来之后常常和其他3位训导员,领着一群警犬在小院里折腾,后山上、训练场上常常充溢着欢声笑语。
随着反恐防暴工作任务的加重,警犬独特的优势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带犬的重点还是在服务刑事侦查工作方面。由于基地的几个年轻人天天都在钻研警犬的血迹搜索本领,加上训导员们不懈的努力,一系列摸爬滚打的实践之后,终于训练出了云南省公安机关的第一只可用于血迹搜索的警犬,用它可以大大弥补其他警犬追踪条件的不足,在重大恶性案件的现场勘查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遇到这样的狗,我觉得很幸运”
训练的过程枯燥而乏味,一个简单的坐卧动作,可能要来无数次,但训导员们都会让警犬保持快乐的心态,它们高兴了,学得才快。
说起自己带的狗,训导员赵德钢很开心:“贝琦是一只很有天赋的昆明犬,注意力、兴奋性都不错,遇到这样的狗,我觉得很幸运!”有心事的时候,赵德钢就牵着贝琦到后山坐一坐,苦恼的、烦心的话都会对着贝琦说。他说:“我觉得我们说的话她都听得懂,她就像是我的孩子。”
赵德钢和妻子刘杰兰都在警犬基地工作,刘杰兰是饲养员,夫妻俩天天围着警犬转,生活工作的重心都是警犬,贝琦俨然成为这个家庭的不可或缺的一员。赵德钢说有一次梦到把贝琦弄丢了,翻山越岭的找寻,醒来后又高兴又气恼,高兴的是狗没丢,气恼的是失去它的心情很糟糕,哪怕是在梦中。
我们的“孩子”有战绩
一旦被选中成为警犬,狗儿们就成为了警队一员,有特定的编号,被记录进公安机关的警犬档案,和民警一样,警犬的每一次工作和成绩,都能在统一的档案中查到。
近日,大理市大理镇复兴路发生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大理警方迅速排查并将嫌疑人寸某某控制,但作案工具被其随手丢弃难以寻找,接受任务的警犬中队在现场周围认真开展工作,训练有素的警犬“贝琦”沿嫌疑人逃跑路线仔细搜索,当搜至离中心现场150米巷道内一居民家的铁门时,警犬“贝琦”极其兴奋并作出重嗅反应,随即民警在门缝下发现了带血的折刀一把。技术人员立即进行物证提取,并进行微量物证鉴定,进一步证实折刀系犯罪嫌疑人使用的作案工具。
安保执勤中,警犬中队承担着夜间巡逻任务,巡逻时段有时是从晚上9点至凌晨1点,有时是从凌晨12点至凌晨5点,有了警犬们的参与,一些街道的盗窃案发生率降低了很多,这些“明星犬”大受商户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