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向他竖起大拇指

    2014-08-21 09:46:59

  何辉强

通讯员 宋金友 黄国庆

“无论身居何处,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自己都会全力以赴,尽最大的能力将工作干好,因为我深知,工作最能体现自我价值,人生只有在不断的挑战中才能绽放光彩!”来自大理州公安局交警支队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黄源这样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

 

黄源的老家在洱源县邓川镇新州村,这是洱海源头上一个白族风情浓郁的小村庄。2013年,在大理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工作的黄源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被派驻到新州村,担任村党总支常务书记。对此,黄源称自己是“回来为家乡人民服务的”。

 

村里的大学生

谈到近年来村里的变化,村民都会提到黄源。刚到新州村时,村民们哪怕是早上做运动,饭后跳跳脚,都是在树下或是稍微空旷一点的地方,如果哪家有个红白喜事,还得在村里的过道上办,一直没有一个像样的文化活动场所。于是,黄源就提议建文化活动中心,还拍着胸脯说,年内便能完工。别人都对这件事抱以期待却又向他投去怀疑的眼光:“一无地、二无资金,怎么可能说建就建?”

然而,黄源是个较真的人,没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他而言,是“没有意思”的。他坦承,当时,自己心里也在琢磨,这个工作该从哪里开展。不过话已出口,就不能反悔。

黄源的提议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包括新州村委会党总支部书记杨世元。杨世元说:“黄源是村里走出的大学生,现在从事公安工作是村上的光荣,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农村,但仍念念不忘乡亲父老,要为群众办实事,他是村里的骄傲,当然要支持。”

 

村民竖起大拇指

过去,新州村到镇上的仅有480米的一段路还没铺上水泥,每次下雨,学生们上学、放学时,身上都会沾满泥巴。黄源得知后,多方协调,筹集资金投入建设,使这一段泥泞的路变成了水泥路,往后的日子,村民和学生无不感到无“泥”一身轻。

路修好以后,黄源开始着手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经过多次调查研究,黄源和村委会的几个干部打破坐着等、不敢想的思维,采取边上项目、边解决问题的方式,在35天内,完成了先期的项目征地、规划、设计、招标等工作。

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时,当地老百姓就吹拉弹唱、载歌载舞地欢庆这一胜利的喜悦,他们脸上都溢满了笑容,对黄源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文化中心总占地2亩、总投入90万元,主体建筑为332平米的砖混结构综合楼,设置戏台1个,会议室2间、办公室2间、健身房、娱乐室5间,卫生间2间;附属工程包括篮球场、议事厅、伙房等。为全村300多户,1200多人解决了娱乐健身、文化休闲、村老协、村民小组办公场地,突出了一物多用的综合功能。

 

带领村民忙致富

在黄源的民情记录本中,记录最多的是大病医疗保险、林权贷款、农村种植、养殖合作社、如何学驾驶证、如何增驾、交通事故定性和赔偿等乡亲们咨询最多的问题。

黄源介绍,新州村年轻人没有独立做事的平台,大多到附近的矿山、奶粉厂打工。结合新州村实际,走自己的致富之路,带领村民们增收致富是黄源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村民芦亚林想搞个生猪养殖场,猪苗有了,却没有场地,另一个村民罗军有地方可以发展养殖业,但是苗子从哪来,也是个问题。黄源了解情况后,便把两家撮合在一起,养起了三百多头猪。如今,在黄源的帮助下,村民小江建了蔬菜种植合作社,芦棋友建成了花卉苗圃种植园,农户们在做强做大自己产业的同时,还打造起标杆和品牌,形成效仿。

黄源说,他是新州人,引导乡亲们变得开明开放、自立自强,从而致富,是他的愿望也是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