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队徒步9小时赶赴灾区
2014-08-21 10:04:17
■人民公报报记者 杨树华 通讯员 郭 杰 唐远均
救援队徒步9小时
8月3日22时许,泥人一样的公安队伍赶到了包谷垴乡所在地,了解灾情和作必要装备物资补充后,于22时30分又徒步翻越大山,冒着落石和塌方的危险,向灾情较重的红石岩村冒雨急行,此时的民警们已在风雨、飞沙中一路排障,徒步了9个小时抵达红石岩灾区。
在救援队到来之前,公安救灾队已经从废墟中搜救出1名被困群众,搜出9具遇难者遗体。杨朝邦动员道:“我们千辛万苦赶来,是来救灾,不是来躲雨避险,在大灾面前,必须显出我巧家公安男儿本色”。
巧家县公安局副局长陆学林介绍:“我们第一支队伍抵达红石岩村的时候,95%以上的房屋已经坍塌成废墟,看到趴在废墟上寻找亲人的群众,民警们都落泪了。条件有限,我们只能用双手刨废墟,第一次挖出遗体时,4名民警双手都受伤了。看到小孩在妇女怀里哭闹,救援民警都把身上的干粮分发给群众了。”
截至8月10日,巧家县公安局共转移群众8056人;抢救118名伤员;救出6名幸存者;找到15具遇难者遗体;拆除126间危房。目前,仍有138名民警还战斗在红石岩村灾区一线,他们已在灾区连续奋战7个昼夜。
“手指头”建起临时指挥部
8月4日,随着各方救援队伍的不断增加,杨朝邦就地担任红石岩村抗震救灾现场总指挥,并把失踪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具体位置,用一张小纸条递到各路救援队的手里。
没有办公设备,民警就从废墟里找出一张尚未损毁的四方桌往平地一摆,用手指头沾上废墟里找来的墨水,在纸壳上写下了“现场指挥部”几个字挂在田埂上,红石岩村抗震救灾指挥部就这样成立了。
不断传来的伤亡数据摆在了四方桌上,一个个数字犹如针刺在民警的心里。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协调、调度好陆续到达的救援队伍,搜救被困群众。
被搜救出的9名重伤员需要及时送出抢救,然而红石岩公路堵断,电力不通,唯一可以通话的一个手机,电池用尽与外界彻底失去联系。没有担架,没有车辆,没有交通,只有一条崎岖难行的山路通往树茶社,3小时路程的狭道让人望而生畏。在这样的情况下,临时指挥部组织警力用竹竿、木板制作简易担架,联系县指挥部调配救护车辆等候,及时将9名重伤人员一个个抬出了灾区。目前重伤者已得到及时治疗,全部脱离生命危险。
组织灾后重建工作
8月10日凌晨,巧家县公安局召开紧急会议,根据重灾区红石岩村1300余名群众的实际需求,连夜派出161名警力,分布在4个重点受灾乡镇,配合社会各界力量,在受灾安置点成立灾后重建队(治安义务巡防队、隐患巡查修复队、财产物资搬运队、炊事班、环卫班)直接进驻红石岩村等受灾地区。
整个救灾一线,巧家县公安局民警按照各自的职责,正在进行工作。从灾情发生至今,并未发生大的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据杨朝邦介绍:“现在,巧家县大雨不断,灾区一线仍感到余震。在坍塌的房屋面前,在各救灾点和生命通道上,公安干警们仍然坚守各自的岗位。虽然救援时间已过,但大部分灾民目前还住在帐篷里面。我们必须一竹竿下到底,对于灾民安置、帐篷搭建、救灾物资的发放、不可以有半点失误。我们要为灾区恢复重建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