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刚:扎根社区不言悔
2014-09-02 13:55:17
记 者 张念炜 单 雄
通讯员 杨 勇
在部队服役20年后,他转到基层派出所工作。在派出所的15年时间里,他除了没做过财务,其他的岗位都待过;他是派出所里的“多面手”,也是大家眼中的“老黄牛”。35年的警龄,他本来到了退休年龄。但是,他依然扎根在社区,一步步丈量着他的“一亩三分地”,关注着辖区里的大事小情,解决着居民间“针头线脑”的小事,和谐着越来越融洽的警民关系。
用真情促逃犯自首
李隆刚是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白龙派出所的“元老”。从派出所的前身——金马警署白龙路警务站,到搬到现在派出所地址的平房里办公,再到后来搬到新建的办公楼。每一次的搬迁和点滴变化,都凝聚了他很多心血。
一次,花园小区的一位业主报案,称家中被盗价值10多万元的贵重物品。“当时,视频系统还没有普及,要想找到嫌疑人还是有不少困难。”李隆刚和同事到窃贼可能销赃的地点去摸排,终于找到了嫌疑人的踪迹,并人赃俱获。
当李隆刚抓回窃贼时,失主大吃一惊。原来,窃贼竟是他最好的哥们。这个哥们经常来失主家吃住。为了使他出入方便,失主还给他配置了房门钥匙。但失主万万想不到,自己的这个朋友居然趁他不在时,开车到小区,大摇大摆地将贵重物品席卷一空。
昭通市昭阳区人姚某带着自称张某友和张某美的一男一女,到河北省景县王谦寺倪高镇高卜村,通过骗婚的方式,诈骗受害人现金一万元。今年5月9日,姚某被河北警方列为上网追逃的犯罪嫌疑人。7月9日,李隆刚在对辖区办理居住证人员核查中发现,居住在西南林业大学家属区的姚某就是河北警方上网追逃的犯罪嫌疑人。他通过自己在社区里人熟、地熟的优势,找到了姚某的哥哥,耐心细致地做了他的思想工作。当天下午,姚某的哥哥就带着弟弟来到派出所自首。
及时解决群众困难
去年8月,新生入学前夕,很多在辖区居住的外地流动人口来到白龙派出所,要求办理“符合办理昆明市居住证证明”,以便孩子入学。在8月1日和2日,先后有300余名家长来派出所要求办理证明。但因不符合办理条件,有部分家长未能办理到证明。
8月2日,10余名未能办理证明的学生家长,到白龙路堵路。后来,被交警和民警及时疏导,劝说后回到派出所。李隆刚通过向家长走访,了解到他们不能开具证明的原因。“堵路群众虽然已被民警劝回,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家长们开具不了证明,孩子就无法入学,这件事还是存在不安定因素。”为了彻底解决这件事,李隆刚向上级公安机关书面反映了这个问题,希望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接到李隆刚的反映后,昆明市公安局高度重视,次日就派员实地调查,寻求解决办法。很快,这个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不但消除了不安定因素,还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支持。
用心促进辖区和谐
“李警官,你又来看我们了啊……”才走进人与自然小区业委会,几位老人就热情地和李隆刚打招呼,李隆刚也询问着小区的近况。
老人们介绍,人与自然小区是个老小区,之前和物业公司的关系很紧张。为了维权,小区业主只好走上诉讼途径维权。但后来,业主们在收回小区外的一个停车场时,停车场的经营者不但不交回经营权,还召集了一帮人准备打架。
“当时的气氛很紧张,业主方和经营方剑拔弩张,一场械斗一触即发。当时,李警官才分管我们这边的小区。他来到后立即制止了双方,责令经营方遣散了他喊来的人,大家坐下来协商。经过李警官的努力,业主们顺利收回了停车场的经营权。”
老人们介绍,为了小区的平安,李隆刚加强了和新进驻物业公司的沟通,在小区里全部安装了高清晰监控探头;还设置隔离墩,留出了消防通道。“以前,小区里一个月曾发生过24户居民被盗的现象。自从李警官来了后,小区里再也没有发生过被盗现象,也没发生过任何刑事和治安案件。”说起小区的变化,老人们脸上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