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辅警队伍建设管理的几点思考

    2014-09-16 11:21:46

        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在不能大幅增加基层公安机关编制和人员的情况下,通过公开招录辅警,协助公安机关及民警开展工作,是缓解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如何建设管理好这支队伍,是公安机关政工人事部门必须研究的课题。
        笔者近日深入威信县公安局最大的基层派出所扎西派出所,就辅警队伍的建设管理进行调研,并参考外省外县好的做法,提出几点见解或思考。
        扎西派出所近几年来共招募辅警150多人,与正式民警之比为3:1。该所辅警违纪违法的极少,他们为打造“和谐美丽平安扎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其中存在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相应低、法律思维不够严密的不足;由于辅警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待遇低,因此在工作中缺乏敬业精神和工作激情;在日常执勤工作中,有极少数辅警人员在协助执勤过程中往往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着装不规范、警容不严整,在执法程序、文明用语、言谈举止等各方面不规范,缺乏自制力;流动性很大,人员相对不稳定等问题。
         如何抓好当前辅警队伍建设管理?笔者认为,招录方面,严格把关,凡进必考,完善辅警队伍招收录用机制:身体健康,具有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能说会写,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政治过硬,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有特别长处者,在前三种条件下优先录用。根据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应聘者如有驾照、会武术、有反恐反暴技能者,应予优先考虑录用,以增强警方防控打击力量。
        建设方面,要开展理论训练。从思想上武装队员、行为上约束散漫、交流上积极沟通,积极组织辅警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内容应涉及先进性思想教育、执法规范化培训、接处警工作规范、时事政治等。通过组织学习,使辅警人员在工作中主动交流和沟通,从工作中总结、提炼和交流出警、巡逻、抓逃等工作经验;注重业务训练。通过业务技能培训让新队员快速成长起来,以适应工作环境的各种需要。在培训中要由民警带领新队员,以“一对一”形式培养辅警如何开展辅助性工作,让新队员从理论到实际快速适应环境,不断提高辅警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鼓励辅警娴熟应用计算机技术,促进公安机关信息导侦、信息导管,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民警“传、帮、带”,使辅警自觉养成临场应变和快速反应能力。此外,工作中要坚决杜绝辅警单独执法,凡辅警上岗执勤执法都必须有民警带队,防止辅警队伍发生问题;强化体能训练。工作中严格制定训练计划,可视具体情况要求辅警队员每周必须进行一次体能训练、每月进行一次搏击训练或者警械训练,逐渐培养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具有实战能力的辅警队伍;强化特种训练和纪律约束。主要训练基本的擒拿格斗、反恐防恐、救灾救火等技术技能;纪律约束即对正式民警的纪律条规,均适用于辅警,如“八项规定”、“五条禁令”、“三个严禁”等等。
        管理方面,对辅警人员在保障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实行绩效工资制;基础工资以当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130%计算;绩效工资根据工作情况,比如抓获犯罪嫌疑人、查获违法车辆等给予奖励,上不封顶;对参加辅警工作一年以上的辅警人员,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为其办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并依法为其缴存住房公积金;实行工龄工资制,以稳定辅警队伍;建立辅警相关激励机制;落实辅警工伤和牺牲的相关待遇;建立辅警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