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市拘留所打造特殊学校

    2014-09-23 14:52:55

  张念炜

通讯员 高江成

让被拘留人感到温暖

    昆明市拘留所采取面对面交接班、建立现场管控机制、矛盾化解调处机制、每日拘情研判机制、卫生保洁机制和活动区域化管理,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让拘留所面貌一新。

    改革最终的目的是惠及民生,让群众得到实惠。对此,昆明市拘留所的全体民警形成了这样的共识:被拘留人员也是群众,是一群来到拘留所接受处罚和教育的特殊群众。通过拘留所教育矫治功能,让他们出所后成为和谐社会稳定的一分子,就是对拘留所工作最大的回报。

    为化解他们紧张、对立的情绪,拘留所对每个入所人员实行了物品箱袋式管理,制作了警民联系卡发放给家属,还改造了家属会见等候区、小花园及菜地,成立了创艺工作室,为被拘留人提供防寒保暖物品;开展了一日三餐、热水澡、基本医疗、理发项目免费,对经济困难、智障和即将出所人员给予特别关怀的“四免一关怀”活动,让被拘留人员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让管理更加透明阳光

    昆明市拘留所在改革创新的工作中,始终对外敞开大门。多年来,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社会各界、上级部门以及被拘留人家属都对拘留所的工作给予了积极评价。

    仅仅敞开对外的大门还不够,拘留所还打开了对内管理的拘室门。每天上午7点至11点、下午1430分至17点,拘室门都会全部打开。安全保障实行内紧外松,外围警戒任务由中门监控值班人员承担,现场管控由当班管教民警负责。既保障了拘所的安全,也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

    为了让拘留所的管理更加阳光,所里还配备了固定电话、举办QQ会见、家属会见,并设立了投诉举报箱,多渠道保障维权机制的畅通无阻。只要被拘留人员认为民警的执法管理活动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可以直接与外界联系反映。这样既检验了民警们过硬的工作,也让拘留所的管理更加透明和阳光。

 

让人性化管理细致入微

    作为全省拘留所跟班教育培训基地,昆明市拘留所始终坚持以“规范执法全警化、全警执法规范化”为目标,全所民警理论水平和执法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实现了各项执法工作零差错。

    在对被拘留人员管理工作中,通过每天近1小时的准军事化训练,既增加了被拘留人的新鲜感和活动时间,又增强了被拘留人服从命令的意识和团队精神,为拘所实施有效管理提供了保障;通过每周五的羽毛球、乒乓球娱乐活动,放松了被拘留人的心情、缓解了思想压力、陶冶了性情,为拘所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此外,拘留所还新增了警示教育展板,增加了教育形式,丰富了教育内容;通过技能培训工作室的建立和拘所环境美化,把文化建设蕴含于被拘留人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拘所特色的人文环境。

    现在,昆明市拘留所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开放举措阳光透明、人性化管理细致入微、警民关系和谐温暖、居所环境人文惬意,处处彰显着新时期公安监所的崭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