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文化建设之我见

    2014-10-14 13:36:24

    近年来,红河州公安局将公安文化建设置于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地位,坚持“大文化”理念,创新“文化强警”的形式和内容,将文化引导和塑造在潜移默化中转型为素质提升,增强了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当前,如何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在信息化条件下推进公安文化建设,是红河公安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红河州公安局党委的重视和关心下,在全州公安民警共同努力下,红河公安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下公安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还有一定差距。具体体现在传统工作模式瓶颈,掣肘公安文化发展、投入不足、缺乏组织性与系统性、人力资源缺乏、公安文化建设未纳入考核范畴、活动氛围不浓、民警开展文化活动的时间精力有限、未形成鲜明的边疆地区特色、经费保障机制缺乏等方面。

    新时期加强公安文化建设,应当坚持先进文化引领、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围绕人民警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真正实现熔铸忠诚警魂、激发民警活力、催生队伍战斗力的目标,推动红河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健康深入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公安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公安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精神力量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公安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按照州公安局党委提出的着力推进队伍建设十项重点工作中“抓好警营文化建设:以文化育警为理念,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警营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警营氛围”的工作要求,通过抓队伍、抓阵地、抓创作、抓激励,充分发挥公安文化养德固本的功能和示范、导向、教育作用,切实把红河公安文化建设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以实施文化强警战略,推动红河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

    要将公安文化建设作为“文化育警”工程常抓不懈,积极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走出错误认识的束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公安文化建设是保证公安队伍一往无前的源泉和动力,促使各部门、各警种和全州广大民警主动投入到公安文化建设中来。

    紧紧围绕推动红河新发展、建设美丽家园等重大工程的实施,策划制作“红河公安精神”口号,让红河公安精神贯穿于每一个红河公安民警的心中。策划出“红河公安精神”后,要制作出代表红河公安的笔记本、台历甚至衣服等都要有所展现,让文化理念扎根每一个红河公安民警心中。

    通过公安文化建设,丰富、制定和规范可传承接力的公安职业文化标志。设计和规范具有红河公安特色、展示良好形象的文化标志,因地制宜设计具有纪念意义的单位徽章、警察形象等公安文化产品。 实现“软件有载体,硬件有灵魂”。打造彰显个性、具有浓郁红河特色、反映红河警察精神的文化品牌,做强做精《红河警方》和各市县开办的优秀公安广播电视品牌栏目;进一步打造“平安红河”官方微博、微信特色品牌,提升红河公安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营造警营文化绿洲增添新元素,为构建和谐警营注入新活力。

    将“文化育警”视为体现公安文化精髓和灵魂的有效载体。积极搭建公安文化辐射传播、网络展示、典型示范和沟通协作等四个平台,拓展空间,将公安文化建设作为民警奋勇争先的赛场工程,作为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文化育警”工程。

    通过兴趣小组等不同层次的文化组织,吸引公安文化人才的加入。借助社会团体力量帮助建立分会、分队等公安文艺团体,并聘请专家担任艺术指导,通过这些艺术团体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和锻炼人。还可利用业余时间将骨干人才送去进行专业培训,请名家、专业人士来上课指导等。

    根据公安工作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满足全警求知、审美、娱乐、健身、成才的有效途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公安文化发展规划,为稳步推进公安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