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公安局“五举措”筑牢家庭暴力防治网
2014-10-21 12:27:39

通讯员 高志峰 李 洋
华宁县公安局将如何防治家庭暴力作为当前社区警务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新城派出所探索创建“家庭暴力综合防范示范点”,通过试点引路,以点带面,深入推进全县家庭暴力综合防治工作并初显成效。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国妇联的肯定与重视。
探索创建试点
华宁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经济欠发达,家庭暴力行为在农村还较为突出。2012年,华宁县公安局便联合县妇联在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挂牌成立了全市首家“家庭暴力综合防范示范点”,启动了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步伐。同时以法律为依据,在新城派出所设立投诉站,在辖区9个村委会分别设立投诉点,分层分片建立工作网络,并组建了一支以新城派出所民警以及村委会治保、调解、妇联、共青团等组织成员为主体的反家庭暴力工作队伍,使“家庭暴力综合防范示范点”成为群众诉求表达的便捷通道和爱心窗口。
创建平安家庭
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工作中,社会共管是关键,宣传教育是重点。县公安局将反家庭暴力工作纳入“平安家庭”、“零家庭暴力村社区”的创建活动中,深入全县开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2013年8月20日,全国妇联信访处处长郭晔带领全国妇联信访处、国际项目处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领导和专家到华宁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开展家庭暴力综合防范工作考察指导。同年11月5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麦吉莲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大使、国际巨星张曼玉到华宁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考察“社区儿童保护项目”。2014年1月9日,全国妇联权益部部长、法律帮助中心主任蒋月娥率领湖北、江苏、天津等省市相关领导到华宁县公安局新城派出所考察家庭暴力防治工作。
拓展少年儿童权益保护新举措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积极工作和努力争取,华宁县新城村委会、城关社区、华宁三中在2013年8月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国妇联确定为“社区儿童保护项目”工作试点,由华宁县公安局、县妇联牵头定期组织各单位业务骨干、社区志愿者及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儿童保护项目业务培训,推动少年儿童保护工作深入开展。通过全面排查,认真筛选,在“社区儿童保护项目”工作试点中确定6名少年儿童为重点帮扶教育对象,因人而异采取各种措施,定期走访引导、帮扶解困。
增强家暴防控处置新效能
华宁县公安局以12338服务热线为载体,把派出所社区(责任区)民警确定为各村社区的“妇女儿童维权服务联络员”,定期开展走访、回访工作,并通过转接12338服务热线随时接受辖区妇女儿童的报警和求助,提供维权咨询和服务。在试用工作中,共接弱势妇女群众来电来访1120余人次,受理家庭暴力类警情89起。为有效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合理反映诉求,切实营造远离家庭暴力、维护合法权益、共创幸福家庭的良好氛围,华宁县公安局借助12338服务热线及时调解各类家庭纠纷320余起。
推动家暴防治规范运行新进程
为全面推动家庭暴力防治,华宁县公安局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在110接警调度大厅设立家庭暴力投诉中心,在全局8个派出所建立家庭暴力投诉站,建立了“家庭暴力档案”,在全县77个村社区建立家庭暴力投诉点,层层构建报警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及时、就近报警、求助和投诉。同时建立公安、妇联、司法、教育、民政等多部门“排查预警、事中干预、事后服务、走访回访”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全面推动反家庭暴力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