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边境地区网格化防控建设的思考
2014-10-28 13:08:42
边境地区网格化防控建设是社会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边防部队立足维护边境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职能,通过主动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全力构建联管联治体系,为实现管控规范化、权责明细化、效能最大化的网格化防控目标而作出的一项具体部署。在边防辖区开展网格化防控建设,对服务改革发展、应对复杂边境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主要就网格化防控框架的搭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在边境地区应该如何推进谈谈自己粗浅看法:
一、网格化防控体系框架搭建
(一)找准定位。从公安边防部队担负的职责和工作现状看,基层基础薄弱是制约边防业务工作深入推进、造成部分边境问题难以掌控、需要各级尤其是基层单位花心思、下功夫全力攻克的一大难题。
(二)明确目标。网格化防控建设应当主动争取党政及相关职能部门支持,盘活各类可利用资源,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内积极力量作用,逐步实现网格内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管控信息全面完备、人口场所管理动态有序、矛盾纠纷化解及时有效、突出治安问题整治有力、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合理、群众合法权益有效维护,以每个网格的小平安来实现整个边防辖区大平安目标。
(三)理清思路。网格化防控建设在边防辖区仍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应选取一个试点,制定出一套贴近实际、操作性强的网格化具体建设方案,将试点经验进行辐射传播,以点带点、多点铺开,确保网格化防控在边防辖区稳步推进。
(四)把握原则。网格化防控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应做到:始终将网格化防控建设置于社会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的框架下考虑,将制定的措施与党委政府部署对接并轨,最大限度争取党委政府支持。
(五)抓好统筹。网格化防控建设与禁毒人民战争、各专项行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热点难点问题整治等工作密不可分。
二、网格化防控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概念模糊,思路不清晰。从目前情况看,普遍存在什么是网格化防控,为什么开展不清楚,学习研究不够深入,思路不清,简单的以派出所辖区、村委会、村小组为层级划分网格,没有结合辖区区位特点、治安状况、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划分,管理依旧只靠责任区民警,与网格化防控建设初衷不相符。
(二)认识不够,工作不主动。对网格化防控体系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到位,没有将其与边境管控、执法执勤、服务群众等工作结合起来,作为一项系统性、长远性工作来部署;部分单位主官存在畏难情绪,找不准工作的切入点,习惯从客观上找原因,先行先试做得不到位。
(三)协调较难,投入力度小。地方党委、政府已下发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意见,但从当前推进情况看,党委、政府牵头开展此项工作的局面未打开;对如何推动研究不够,在申请网格管理员经费保障方面没有实质性支持,对具体问题帮扶指导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格化防控建设进度。
(四)引导不力,局面难打开。从当前发动群众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宣传不深入等问题;没有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沟通交流较少,调动群众积极性、培养群众责任感和荣誉感、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管理做的不够,真正的民力作用发挥不理想。
三、网格化防控建设推进措施
(一)合理选点,成立专班,科学建立工作推进模式。为实现网格化防控建设预期目标,支队专门成立由分管领导带队,边管、信息化等科室、各边防大队人员为成员的工作专班,进驻试点单位开展工作,确保网格化防控建设稳步推进。
(二)深入一线,摸清实情,全面夯实网格管控基础。信息采集是网格化防控建设的基础工程。在试点推进过程中,专班人员联合试点单位官兵深入村寨,全面采集各类信息,理清信息采集的思路和重点;掌握基层实情,为网格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确实筑牢联管联治壁垒。群众是网格化防控建设的主力军。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物建一批能管、善管的网格管理员,引导开展治安管理、边境防控,发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有效打击边境地区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筑牢边境安全防线,确保辖区平安和谐。不断强化队伍的守土固边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网格管理员队伍的能力水平。
(四)主动汇报,争取支持,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各级党委政府均出台了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应主动将网格化管控建设置于网格化服务管理框架下考虑,积极向州委、州政府、州政法委等部门汇报网格化防控建设推进思路,争取工作支持,给予指导帮扶,为加快网格化防控建设步伐打下良好基础。
(五)不断总结,健全机制,全力打造规范有序运转体系。机制是网格化防控建设的根本保证。在试点推进过程中,应建立一套有较强指导性、针对性,能够管长远的工作机制,全力构建职能明确、布局严密、运转高效的边境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