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抢并施为家庭 生财“捷径”毁人生
2014-10-28 13:20:11
盗抢并施为家庭
生财“捷径”毁人生
通讯员 王建敏 段忠伟
他面对生活压力,不是靠自身努力改变生活的困境,而是靠“既抢又盗”的方法弄钱,最终身陷囹圄。
以买为名盗窃香烟
5月9日中午,勐海县二公里桥头新村一小卖部内,店主人王某由于生意清淡,正无聊地一边嗑着爪子,一边看着电视。这时,一辆电动车停在小卖部外,一名傣族男子走到小卖部前,对王某说:姐夫家要上新房,要买5条软珍云烟。见到有人一次要买这么多的香烟,王某马上笑脸相迎,热情将5条云烟放在柜台上,但傣族男子并不忙着付钱,而是思忖了一下,又说:还要1条“和谐”烟和1条“红塔山”烟。对来客毫无戒备的王某便进到小卖部里间拿烟。趁此机会,傣族男子拿起柜台上的5条软珍云烟坐上了电动车离去。
5月16日15时,这名傣族男子驾驶电动车来到勐海镇新街一小卖部,对店主周某说要3条软珍云烟,周某就将烟拿到柜台上,傣族男子又说还要2条“软红河99”香烟。趁周某进里间拿烟之机,傣族男子拿起柜台上的3条软珍云烟驾驶电动车离去。
6月5日16时,这名傣族男子再次驾驶电动车来到勐海镇某宾馆楼下的一小卖部,用同样的方式拿起柜台上的1条软珍云烟和1条和谐香烟后,驾驶电动车逃跑。
警方出击疑犯落网
民警通过对此类案件重新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嫌疑人每次得手后,到下次作案仅间隔时间很短,盗窃来的香烟很可能销赃到别处的小卖部,于是从查找香烟的去向入手。在城区内的排查没有进展,开始向周边城郊结合部的小卖部辐射。正当调查工作进行时,勐海城区又连续发生飞车抢夺案。
8月6日晚,天下下起了小雨,19时,一名傣族男子驾驶电动车来到曼贺大门前公路上,行至一公里方向转盘100米处时,看到迎面走来一女子,右手握手机打电话,左手提着一个手包。傣族男子便驾驶电动车尾随其后,趁机将女子装有100余元现金及钥匙等物的手拿包抢走。
8月11日11时,一名傣族男子驾驶电动车来到勐海城区农贸市场打台球处,见到一傣族女子迎面走来,便驾驶电动车迎上前,经过傣族女子身旁时,傣族男子不顾此时人来人往,光天化日之下将傣族女子装有1900余元现金及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等物的挎包抢走。
从8月6日到20日,勐海城区就连续发生4起针对单身女性的飞车抢夺案,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当民警在城郊结合部的一些小卖部走访时,获取了一条重要线索:曾有一名傣族男子多次拿来香烟低价销售。
民警经过不懈努力,将嫌疑对象锁定在住城郊结合部某村民小组的岩某身上。据村民反映:岩某近期以来,也不见他做什么生意,但用钱大方,经常看见他驾驶电动车进城,也不知做什么。8月21日,民警获取了岩某又驾驶电动车进城的线索,于是精心部署,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大网在城区张网以待。
当晚20时,岩某驾驶电动车来到一公里转盘停放推土机的地方时,见到一名男子在玩手机,旁边摆放着一个白色女式手提包,岩某趁其不备,将手提包盗走后入住某宾馆。当打开手提包看到里面的2000元现金及一根女式项链、手机、身份证时,高兴地笑了起来。正当岩某盘算如何使用这些物品时,民警终结了他的发财梦。
为脱困境实施犯罪
岩某出生在勐海县城郊结合部的一个村民小组,14岁便辍学在家务家,结婚后,育有一男孩,一家人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也还过得去。可是好景不长,父亲在一次做工时发生意外,造成残疾,行动不便,加之与妻子感情不和,导致二人离婚,小孩归岩某抚养,生活的重担压在岩某身上。随着家庭的变故,加之本人的原因,使原本并不富裕的生活更加贫困。
他要为家庭生活开支负责,但自己又无更多的劳动技能,生活渐渐陷入贫困。整天想的是如何不付出艰辛的汗水就能弄到钱,他的挣钱方式就是盗和抢。
5月9日第一次作案后,跑回家中的岩某担惊受怕了好几天。几天后,看到风平浪静,民警也没有来找自己,岩某便将价值900余元的香烟拿到一小卖部,低价销赃,看着就这样轻易到手的600余元钱,仿佛看到了一条发财之路。
采用这样的方法多次盗窃香烟后,为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转移视线,他又把眼睛盯上了行走在路上的单身女性。在8月6日到20日,他又在勐海城区上演了4起飞车抢夺案,累计被抢现金2500余元、手机2部等物。
自今年5月到8月21日,犯罪嫌疑人岩累计以购买香烟为名实施盗窃22起、其他盗窃1起,飞车抢夺4起,涉案价值达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