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岁月
2014-11-04 13:43:04
烽火岁月
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的前世今生(之一)
记 者 张念炜
通讯员 贾 锐
“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系昆明市城区分局之一。1949年12月参加了昆明和平起义。1950年4月1日,昆明市公安局成立,改建为公安二、三、四、七分局……经三次区划调整,1956年8月27日,五华分局正式成立。”
在泛黄的卷宗史料中,我们还能查询到如下最早的资料,1950年4月到1953年4月间,五华分局长的简历:曹松山,籍贯山东,担任二分局局长兼党支部书记;原宜家,籍贯山东文登,担任三分局局长;周映邦,籍贯云南顺宁,担任三分局局长;胡少竹,籍贯山东栖东,担任七分局局长兼党支部书记……
这些老人都是1910年前后出生的人。如今,100年的尘烟过去了,这些老人也早已作古。但是,这些不该忘却的名字,却让我们慢慢掀开了五华分局变迁的“盖头”……
斗争形势复杂
1900年以来,美、英、法、日、荷、意、德等帝国主义国家,垂涎于昆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联系内地、通往东南亚国家的地理优势,先后在昆明设立8个领事馆。
在国民党统治的30年里,各种特务组织在昆明多达26个,有职业特务1759名。仅民国警察二、三、四、七分局辖区,就有国民党的省、市、区党部7个,政府机构11个,军事机构24个,警、宪、特机构9个。
云南解放较晚,国民党各地的残余势力,纷纷溃逃昆明,仅将校级军官就有113名,将处级、站长以上特务骨干30多人。1949年10月,保密局头目毛人凤亲抵昆明布置潜伏特务组,准备与共产党长期为敌,敌我斗争形势十分尖锐复杂。加上地方上的军、警、宪、特人员,帮会与社会上的盗、匪、流氓头子互相勾结成立码头,各划势力范围,把持街道无恶不作;烟馆、妓院、赌博场所众多,乞丐、游民云集,治安问题相当严重。
参加保卫战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发表通电,宣布起义。昆明市警察局局长李志正率部响应起义。
起义后,所有官警坚守岗位,积极投入肃特、维护治安秩序、保卫公有财产、枪支弹药、重要档案等方面的工作。
12月17日、18日,昆明保卫战进入紧张阶段,战斗激烈。东南两线的起义部队全部退至大小连山、吴井桥、双龙桥一带,警察六、七、八三个分局的辖区,已处于前沿阵地。
警察七分局紧密配合玉皇阁发电厂、52兵工厂(柳坝兵工厂)、云南纺纱厂等重要工厂的护厂队和以工人、学生为主体的义勇自卫队,做好护厂工作,保证不断水、不断电。在重要路口增设岗哨、加强巡逻、盘查可疑行人,对工厂特别是发电厂加派警力保卫,随时监视敌人动态。
为应付管区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分局抽调精干警员编成两个机动分队。第一队40人,配备轻机枪3挺,每人除步枪外,还配有手榴弹,由警盟成员李德政带队指挥;第二队30多人,由警盟成员李明昌带队指挥,作为后援队,每队编为3个小组,由警盟成员和积极分子为骨干。
当敌军逼近云南纺纱厂附近时,李志正命令所有警员坚守阵地,擅自撤退者军法从事。
18日,前线部队部分炮兵阵地已撤到分局后面,云南纺纱厂后墙亦布置了阵地。李德政带领战斗队跑步进入阵地:一个组接下纺纱厂后墙部队阵地;一个组沿盘龙江堤岸朝双龙桥方向展开,选取有利地形,做好射击准备;一个组由李德政带领,居中把住螺蛳湾后面堤岸,机枪组沿江堤前进到距离敌人60米的暗堡处,组成机枪阵地……他们在阵地上坚守了三天四夜,直到敌人开始溃逃时为止。
大局初定
1950年1月11日晚上9点,由四川逃来昆明的军统特务唐去非,勾结兵痞流氓吴耀辉等人,冒充起义警察,借查户口之名,进入瓦仓庄8号的王植三家,翻箱倒柜,抢走王家黄金49余两,鸦片3000两,装在王家的吉普车上拉走。为杀人灭口,还将认识他们的王家帮工开枪打死。
事后,卢汉及昆明市市长曾恕怀召见警察局长李志正,要求迅速破案。
破案组黄炳新、周映邦等人,先后到现场查看,根据犯罪分子作案时叫过同伙“吴副官”名字的唯一线索,迅速破案,抓获了犯罪分子。随后,由暂编13军将邓昌平、唐去非、吴耀辉等6犯枪决。
1月9日,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安接管部派员,接管昆明市警察局二、三、四、七分局。二分局军事代表曹松山、三分局军事代表原宜家、四分局军事代表王学捡、七分局军事代表胡少竹。
4月1日,撤销昆明市警察局,成立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安局,同时撤销昆明市警察局所属的8个分局,成立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所属的8个分局。
大局初定的1950年,五华分局的四个分局,开展了收缴非法武器和电台活动;推行禁烟禁毒政策,限令烟馆停开转业;开展自我批评、自我揭露、主动检查各种政治和经济问题;开展“冬防”工作,让刚获得解放的人民群众,欢欢喜喜地过上第一个新年。
当年,五华分局设立了潘家湾派出所、钱局街派出所、西站派出所和复兴村派出所。年底,各分局按市局通知,在干警中评定了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