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
2014-11-04 13:47:19
富民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
记 者 张念炜
通讯员 秦 源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富民县公安局围绕“人人是形象、处处是窗口、事事是服务”的要求,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优化户籍窗口服务、建立旅店业QQ群、延伸车管业务、搭建心语交流平台,全面提升窗口部门服务质量,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零距离。
服务群众办证零距离
8月28日一早,富民县公安局赤就派出所副所长张云辉和民警将二代证人像采集器材装入箩筐、背篓,驱车前往平地、咀咪哩、东核三个村委会,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采集身份证照片。到达咀咪哩村委会后,由于到小龙潭的路无法通行,民警们就挑着箩筐、背着背篓步行前往……
为了优化户籍窗口办事程序,服务群众办证零距离,今年,富民县公安局采取了征求意见创新载体请民评、开辟绿色通道“三零”服务解民需、主动上门服务暖民心活动。
在户籍窗口服务中,自主研发了窗口业务触摸查询系统,方便群众查询户籍业务流程;开通了办理身份证、护照等各类证件绿色通道,做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时限“零拖延”、服务事项“零积压”的“三零服务”。同时,推行“户籍窗口进乡镇、流动户籍进村社、志愿民警进农户”的举措,有效解决了边远山区群众户籍业务办理难题。
服务旅客住宿零距离
8月28日,富民县阳光客栈客满后,依然不断有人投宿。业主利用QQ群,很快为旅客找到另一家旅社入住,受到了旅客好评……9月16日,伊兰客栈3名旅客入住后未付款就悄悄溜走,伊兰客栈通过QQ群发出求助信号后,各家旅店业主纷纷响应。两天时间内,就在另一家旅店找到了3名男子,追回房款……
为服务旅客住宿,提高旅店业业主的收入,富民县公安局依托互联网资源,建立了酒店、旅店行业管理QQ群。对未带有效身份证件的旅客,业主通过QQ群联系公安机关,经核实后即可入住,不但方便了经营业主,减轻了基层民警的工作负担,还提升了基础信息的采集率和旅馆业的管理效能。
截至目前,富民县公安局通过QQ群接受群众报警160余次,帮助核查住店人员信息1937余条,出具身份证明1021份。
服务山区群众零距离
8月23日,是富民县款庄镇的赶街日,款庄派出所的院里院外停满了需要落户的摩托车和电单车。放耳戈村群众李某停好刚买的摩托车,就和上门服务的交警攀谈起来。李某说:“我刚拿到摩托车驾照一个月,摩托车也才买了,正愁如何把摩托车骑到县城落户呢?现在正是栽种烤烟的季节,来回耽误一天时间,损失不少啊!你们到家门口办证,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
为延伸车管业务,服务边远乡镇车辆落户难题,富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把每月的11日、12日、13日定为边远乡镇摩托车、电单车集中办证日,安排交警上门为群众办理摩托车、电单车落户手续,解决了群众到县城奔波办证的难题,实现了边远乡镇驾驶员落户零距离。
截至8月份,共为边远地区群众办理摩托车落户921辆、电单车落户382辆,深受当地群众好评。
服务心理健康零距离
近日晚8时,富民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丁继海在巡逻中接到QQ心语工作室的一个咨客发起的对话,向其反映一个闺蜜早上因和家长闹矛盾想不开、服药自杀的消息。作为心理咨询师的丁继海,立即与女孩取得了联系,将其送到医院洗胃、输液。之后,喊来女孩的父亲,指出了其在家庭亲子教育中存在的缺点,教他如何与孩子正确沟通。经过心理干预,父女的感情得以恢复。
为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富民县公安局在富民一中建立了首个心语工作室,搭建QQ群、微信、微博心理咨询平台,聘请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城关派出所民警丁继海和一中老师作为兼职心理质询师。面对面、键对键、心贴心与青少年沟通交流,通过多渠道引导教育,让青少年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成长。
自今年1月6日启动心理咨询工作以来,QQ工作室已加入好友137人,空间阅览达到了1399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