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全民志愿“劝”出文明交通
2014-11-11 11:25:34
记 者 王 耀 胡勇恒
通讯员 张兴党
“您好,您这样从栏杆跨越太危险了,斑马线就在前面”、“这里是非机动车道,你的摩托车不能停在这里” 、“现在是红灯,为了你的安全,请退回路边,绿灯亮时,请行走横道线过街,谢谢!” 如今,走在弥勒市城区的各个交通路口,都会看到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交通文明志愿者在劝导过往的行人和车辆。
据了解,这些来自弥勒市的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自开展志愿者劝导活动以来,全市已有机关单位35个党支部416名党员、4家驾驶培训站3212名学员、5所学校776名学生志愿参与活动,共劝导交通违法行为2万余起,为群众提供服务1800余次。

解决治理难题
弥勒市虽然是一个只有54万人口的县级市,但与运输相关的企业却多达44家,客运班线达到47条。全市机动车达到12万辆,电动自行车达到近3万辆,驾驶人达到76296名。在如潮的人流和车流中,中国式过马路、非机动车随意闯红灯、行人跨越隔离栏等交通不文明现象非常普遍,交管部门对这些现象的处置常常面临 “尴尬场面”,最后的结果往往是 “纠不了”、“罚不得”,通过行政手段无法起到惩戒和教育的作用。同时,涉及这些现象而发生的交通事故占到城区事故总数的60%以上,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交通的文明和安全畅通。
“能不能通过志愿劝导、用柔性管理取代尴尬执法,从而实现交通文明呢?”经过研究和尝试,弥勒市交警部门经过积极争取,将文明交通纳入市民素质提升行动计划之中,并出台了《弥勒市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发动机关党员、青年团员、驾校学员、中小学生,并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总人数达到4300余人。
从今年4月开始,这些人员以志愿服务的身份参与到道路交通管理、体验交通执法、劝导交通文明的活动之中,形成了文明交通志愿劝导服务的长效机制。
文明劝导蔚然成风
11月6日上午10时许,弥勒市星翔驾校的48名学员在教练的带领下,准时来到弥勒县公安交警大队大院。在经过简短的岗前培训后,他们分成7个小组,分赴城区的各不同交通要道路口,在车流人流大的地段,开始文明交通劝导工作。
“他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在交通要道,对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线,车辆违规行驶等细小的交通行为进行劝导,倡导市民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弥勒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中队民警何冬梅告诉记者,在弥勒市,开展一次文明交通劝导体验活动,是每位驾校学员必修的一堂课。目的是让学驾人员通过亲身参与交通安全体验活动,让他们知道了哪些是不文明交通行为,不仅劝导了别人,还增强了主动遵守交通秩序的意识。
“刚开始的时候,志愿者每天劝导的不文明行为在300到400起之间,现在,已经下降到40到60起。文明交通就是一种文明习惯的养成,通过交通志愿者的劝导活动,弥勒市城区交通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受到了不少老百姓的好评和点赞。在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见建议征求中,交警部门的满意度也得到的攀升。” 何冬梅说。
在弥勒大道与温泉路路口,这里是弥勒市城区第二大车流量路口,学员席国保正与其他学员一起坚守在这个路口。他介绍说,自己刚刚参加科目考试一完成后,跟随教练一起参与此次交通劝导活动。“在这里守了仅半小时,我们就纠正了好几起逆行车辆。在以前,自己这方面的意识很薄弱。体验活动中,我们不仅切身体会了遵守交通秩序的重要性,认识到文明的交通行为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同时,还对交警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就像今天这么大的雨,他们还要顶风冒雨指挥交通,为的就是大家能平安出行。这堂交通安全课很值得,收获很大。”
“我们都在接受教育”
劝导行人按红绿灯信号指示行走斑马线过街、搀扶老人过马路、提醒驾驶员系好安全带、提醒摩托车驾驶员戴头盔,协助交警指挥疏导交通……
从交警处罚到志愿者上路劝导,如今,这些志愿者衣帽上统一印制的“文明志愿者”字样深深印在了交通参与者的脑中,大家表示一定要减少不文明现象,做到文明出行、文明驾驶,为这座城市增添光彩。
“其实通过两个小时的参与体验,与其说我们在协助交警劝导交通文明,还不如说我们自身在接受教育,做过文明志愿者,我坚信更多的人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城市的交通环境会更加文明和谐。”市妇联的交通文明志愿者伏燕深有感触地说。
党员伏燕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从幕后走到台前,从一个交通参与者变成一个管理者,通过一天的参与和体验,让我感受颇多:我们用文明的方式劝导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效果是明显的。我相信,把对别人的劝导铭记于心,我们就会更加自觉地遵守交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