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正权: 在工作中 找到幸福感
2014-11-11 11:40:18
记 者 胡勇恒
通讯员 罗君蔓
很难想象,在老五街,他会如此受欢迎,若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你不会相信,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警察,跟老百姓走得如此之近。在同事眼里,他爱生活,爱岗敬业,还多才多艺,爱好摄影,会写诗;在周围群众眼里,他是一个天天围着老五街转的人,与大家打成一片;就他而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辖区留下了多少足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他,就是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玉兴路派出所民警高正权。
7年沉在社区
2007年,高正权走马上任,成为玉兴路派出所负责老五街片区的社区民警。自此,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待就是7年,并与老五街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五街是玉溪城区最古老的街区,这里有很多上百年的老房子。由于都是土木结构的房子,加上外来租住人口众多,流动性比较大,这里除了要防偷防盗防抢外,防火压力非常大。
“最近生意好不好做?”“你家今天煮什么吃?”“你们院子住的人多,各家各户用电、用煤炉的时候要注意防火”……只要一有时间,高正权都在他的“责任田”里泡着。一见到他,当地群众就开始“高同志、老高、高警官”地跟他打起招呼来。
哪家有几口人?在这里住了多久?新搬来了什么人?对于高正权来说,他都能如数家珍。“虽然老五街只占我所负责辖区面积的四分之一,但在这里花的精力却是一半以上。时间长了,我不仅交了很多朋友,还学会了好多种方言,与大家交流更方便。”
“高正权所负责的老五街辖区,你随意到哪家,老百姓对他的评价都很高。这几年,就是在休息时间他都沉在自己的辖区。下雨的时候要去提醒防涝,天干的时候要注意防火,他对辖区的熟悉程度比谁都清楚。”玉溪市公安局红塔分局玉兴路派出所所长高轶说。
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2013年8月,老五街搬来了一家住户,家里的两个小孩没人照管。在一次走访中,高正权了解到,这家人男的早出晚归打工,女的患有智障,无法照看年幼的小孩。
“我也是出生在农村,最不能接受的是老人和孩子受苦,他们都是需要帮助的人。”看到这一状况,让高正权很揪心。打那之后,高正权就经常到这个胡同,叮嘱大家力所能及地帮助这家人做一些事情。
高正权说:“通过微信转发和发动身边的人,两个小孩的状况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开始有人陆陆续续为孩子送来衣物和营养品,并嘱咐孩子的父亲要多顾家。还有很多好心人从很远的地方跑来伸出援手,帮忙洗衣服,领着孩子玩。渐渐地小孩开始有了笑容,这个家庭也有了改观。”
对于高正权,老五街新兴书店老板张家普并不陌生。10年前,张家普一家人从河南搬到了玉溪,并在老五街以卖书为营生。他告诉记者:“近几年,老五街的治安环境没得说,大家平常在一起都有说有笑,很开心。高警官经常在这里走动,我们跟他渐渐熟悉直到到成为朋友,大家见到他都喜欢跟他开玩笑了。”
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2013年8月的一个晚上,高正权带着两个警官学院来的实习学员下社区采集信息回来,刚到派出所门口,距离50米左右的地方,突然听到求救声。
高正权赶紧跑过去,看见一年轻男子把一位中年妇女按倒在地,刀还架在脖子上,似乎妇女已被捅伤,衣服上沾满了满鲜血。情况危急,高正权没来得及多想,果断上去将歹徒制服。
“师傅,平常有些看不出来,你当时怎么跑得比我们还快,这么危险你没想过自己?”随后赶来的两名学员事后惊诧地问高正权。他告诉两位学员,作为警察,危险随时都会有,在危急时刻是警察都会站出来,不管是不是在自己的辖区。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能帮助有需要的人,能惩恶扬善是件很开心的事。虽然在普通的岗位上,我也有幸福感和满足感。”采访中,高正权坚定地说道。
le=p�ti�o �0;mso-char-indent-count:2.0'>寸文坤发现这一情况后,将双方带回派出所进行调解。调解中,寸文坤对双方的错误进行批评,特别是批评了王教授的一些过激语言,并客观公正进行调解。在他的调解下,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
调解结束后,王教授及学生又留下来和寸文坤交流,称寸文坤是“铁嘴钢牙,堪比律师”,对调解心服口服,“想不到,在派出所还有这样的人才”。更让人惊异的是,在随后拉家常式的交流中,王教授被寸文坤感动,在向寸文坤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情不自禁流下泪水。这件事后,王教授和寸文坤成了朋友,寸文坤用他的睿智和出色的工作能力折服了一名大学教授。但这,只是寸文坤众多调解案例中的一个。
寸文坤是全所公认的调解高手,他的调解理法并重、刚柔相济,让人心服口服。8年来,无数的矛盾纠纷在他手里烟消云散,一大批本欲兵戎相见的人在他的调解下化干戈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