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变机制 转变作风 转变方式

    2014-11-18 10:26:43

转变机制 转变作风 转变方式

怒江州公安机关深入推进警务机制改革

来源:云南警方周刊

通讯员 胡文林


怒江州公安机关坚持以民意为导向、服务民生发展为主题,通过转变工作机制、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深入推进社区警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创新为民服务举措,不断深化基层警务机制改革。

 

转变机制,提升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水平

社区警务网格化。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的原则和 “阵地建到社区、管理移到网格、服务送进家庭”的工作思路,以社区为依托,每个社区(责任区)建立一张大网,以片区(村民小组)为单元格,一区一格,建立“大网套小格、一级包一级,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网络,形成了无缝隙、全覆盖、整齐划一的社区地域和空间架构网格化管理体系;以社区专职辅警、社区干部和村组长等为网格管理员,负责采录基础信息、排查不安定因素、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协助帮教和管控社区矫正等工作。

社区警务信息化。配齐配强社区民警笔记本电脑、警务通、二代证读卡仪、现场执法记录仪等信息化装备,全力实现移动采集、移动查询、移动办公。同时,依托警综平台社区警务子系统、“DQB”系统等,把业务工作与信息采集有机融合,围绕人、事、物、地、组织等治安要素进行信息采集,确保采集的各类信息资源全面、准确、鲜活。

社区警务社会化。以平安社区创建为载体,不断拓展社区警务功能,让群众感到管理更人性、服务更贴心、办事更便利。依托社区平台,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发挥社区保安(协管员)、社区党员、治安积极分子、治安信息员、社区义工等五支队伍的作用,组织开展社区巡逻防范工作。以社区警务室为平台,把公安机关各项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向社区延伸,努力把社区警务室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将证照办理、验证审批等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向社区延伸。

 

转变作风,夯实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

坚持“四依靠”,深入排查各类矛盾隐患。基层派出所认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的工作部署,坚持“四依靠”,即紧紧依靠社区民警、居委会干部、治安信息员和执法过程,对辖区内的不稳定、不安定因素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有力预防和制止了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坚持 “三积极”,主动协调政府职能部门联动。基层派出所根据所掌握的社会矛盾,及时编报维稳专报,归类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提出具体的调处意见和建议,及时报告党委、政府,积极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参谋;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进一步加强与职能部门建立情报信息联合会商机制;积极参与由综治、司法、公安、民政、人力社会保障、卫生、土地等部门组成的“大联调”机制建设,形成职能部门整体联动、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工作格局。

坚持“两超前”,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牢固树立“主动靠前,提前介入,极早引导,及时化解”的工作思路,实现了以往社会矛盾由人民群众报警、反映后被动调处到主动掌握、提前化解的转变。坚持超前研判:通过研判准确把握社会矛盾发展趋势和引发社会矛盾的问题实质,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做好社会矛盾的稳控、调处、化解工作。坚持超前反应:派出所对辖区发生的各类矛盾做到闻情而动,快速反应、主动介入、积极协调、妥善处置。

 

转变方式,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服务新举措

创新推出了户籍网上审批机制,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户籍管理部门全面推广“怒江州户籍审批资料信息网”应用,群众只需按照办理户籍业务的材料提交当地派出所户籍室,由派出所民警将原始档案材料进行网上流转、查阅和上报,逐级审批即可,解决现有警综平台户籍审批材料无法查阅等问题,实现全州户籍审批资料信息化管理,户口网上审核审批,既减少了群众耗费在路途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又进一步提高了户籍审批的审核力度,确保了户口依法、依规审批户籍,使怒江州户籍审核审批时限由规定的最长28天,缩短为35天,极大方便了人民群众办理户籍业务,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开设了户籍办理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户籍窗口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创新,创建了户籍办理绿色通道,无论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群众24小时均能办理户籍业务;及时开通怒江州“急用居民身份证办证绿色通道”,解决返乡农民工及参加中高考学生办理二代证的问题。

推出公安交通管理网上业务和自助服务,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办事难。设立了网上车辆管理所和道路交通事故自助处理服务平台,实现了网上机动车所有人信息申请变更、驾驶学员网上报名和小型汽车注册登记选号等业务;对机动车之间发生不涉及人员伤亡的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可通过微信平台上传现场照片和相关信息,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处理反馈,极大方便了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