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寿昌:群众眼中的“铁面判官”

    2014-11-18 10:47:56

尹寿昌:群众眼中的“铁面判官”

  张念炜 永光华 通讯员  

来源:云南警方周刊


从部队转业后,有25年的从警经历,其中10年扎根山区派出所做社区民警。10年时间里,他和山区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只相信老尹师,有啥事都来麻烦他。邻里间有个矛盾纠纷啥的,他就是我们的‘铁面判官’,他拍板的话大家都听得进去。他不会瞎整嘞,大家信得过他……”这是当地群众对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双哨派出所社区民警尹寿昌的评价。



给“小黑孩”解决户口

双哨派出所在2004年区划调整后从官渡区划到盘龙区,也就是那时候,尹寿昌来到了双哨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当时,派出所里只有4个民警,尹寿昌不仅是社区民警,还要一专多能,啥事都抢着干。

“当时,因为刚区划调整,辖区群众的户口比较混乱,加上才建立微机管理系统,工作量相当大。”尹寿昌用了半年的时间,经过逐村逐户调查,梳理出了清晰的辖区户口清单,也顺带帮群众解决了不少户口难题。

大摆村委会下大摆村民小组的徐虎银,到19岁了都还没户口,读书都是到村里或居委会临时开证明,给小伙子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很大不便。尹寿昌经过详细了解,才知道小伙子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养父母捡来抚养的。多年来,小伙子的养父母也跑了很多单位,但一直没能解决孩子的户口问题。

看着徐虎银养父母焦急的神情,尹寿昌安慰他们:“没事,我来帮着你们解决这个问题。”随后,尹寿昌调查取证,带着孩子的养父母奔走在多家单位和部门。几个月下来,终于将孩子的养父母多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给解决了。当徐虎银拿到自己的户口时,激动地流下眼泪,说:“老尹叔,要不是你帮忙,我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有自己的户口。”

 

给邻居解决“半米通道”

新街村委会散脚村民小组的宁功林和王立举是一个巷子里的对门邻居,以前关系还不错。但后来,宁功林建盖新房时,却惹起了邻居王立举的不满,说宁功林的房子地基侵占了巷子;因为巷子变狭了,他家的马车到巷子里都拐不进家里来。

就为了半米的通道,这对邻居从此变成了“冤家”。大吵小闹不断,争持了一年多时间,政府各部门也多次前去调解,一直未达成协议。为此事,这对邻居也是苦不堪言。尹寿昌知道此事后,决心一次性解开两家的这个“死结”。

当天,他邀请了土管所、司法所和村委会的领导到场。在听了两家的诉求后,喊两家拿出来宅基证,一点点精确丈量了两家的宅基。这下,问题的根源找到了,尹寿昌要求宁功林的宅基往后退25公分,让出一些巷道来。对此,宁功林也是心服口服,邀请尹寿昌到家里吃饭。尹寿昌说:“只请我吃饭啊,不请你的邻居啊!”宁功林不好意思地说:“都到我家吃饭。”拉着邻居到家里好好吃了一顿饭,两家从此化干戈为玉帛。

“其实,有件事我还没跟你说呢!”宁功林悄悄地告诉尹寿昌,为了这“半米通道”,他已经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连遗书都写好了。“今天,老尹师你要是不来,我就准备和邻居拼命了,怕是那时候会闹出几条人命呢!”

 

给老上访户“拍板定夺”

双玉村委会老玉屯村在“村村通公路”建设中,村里铺设了水泥路,解决了村民的出行难题。但水泥路建成后,却也惹来了麻烦。村民杨翠芬说她家的院墙在修路时被震裂了,为此到处上访。为了这件事,不但村委会,连乡镇领导都头疼,但事情也一直得不到解决。杨翠芬就继续上访,十多次要跳楼,每个领导听到她的名字就头大。

后来,杨翠芬说:“你们的话我都不听,你们喊那位老尹师来,他来讲句话就行了。”焦头烂额的调解人员,立即来请尹寿昌帮忙。尹寿昌了解了下情况,说是乡政府准备一次性给杨翠芬3000元赔偿,但杨翠芬不干。

等尹寿昌来到杨翠芬家,她立即安静下来,说:“你是我们群众的‘铁面判官’,你来断一句,我听你的。”尹寿昌说:“我说的话你听啊?”“我听。”“我说的话算不算数?”“算数,你说了我绝不再去闹了。”尹寿昌先是开导了杨翠芬一阵,之后说:“你要听我的,就接了这3000元钱,以后不要再去闹了。”“我听你的,不去闹了。”杨翠芬在协议书上签字画押,以后再也没为此事去闹过。

“老尹师,你调解群众纠纷有什么秘诀?”对很多人问他的这个问题,尹寿昌的回答是:“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懂得乡规民约,宣传政策时要用群众能听明白的话去沟通;解决问题时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明白他们的诉求。这样,你说的话群众才能听得进去,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