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山分局破解“城中村”平安建设难题

    2014-11-25 09:40:01

让治安管理与社区服务融和

西山分局破解“城中村”平安建设难题

  张念炜 通讯员 陆俊宇

来源:警方周刊


昆明市西山区船房社区面积1.8平方公里,下辖12个居民小组,村内有出租房25123.3万间,常住人口4300余人,流动人口7.2万余人,人口密度达平方公里达4.23万人,是全市流动人口最为密集地区之一,也曾是社会治安差、环境乱、发案高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为彻底改变船房社区复杂难管、治安混乱面貌,昆明市公安局西山分局西华派出所探索建立船房社区“1+1”围院式管理模式,实现服务效果、社会效果、警务效能、群众认可等社会治理能力和方式的转型升级,将船房社区打造为昆明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样板模式”和改革创新的“示范工程”。

 

 

 

打造社区综合服务大厅

西山分局在船房社区建成一个集公安、民政、计生、社保、党建群团、司法、租房服务、车辆管理等各项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形成警务站、便民服务站和社管综治服务站“三站合一”的服务大厅。

同时,配齐配强社区综合服务站人员、装备和经费。社区现有专职干部49名、专职工作人员22名,社区人口与专职社区工作人员比为10751,仅社区每年就专项投入流动人口管理经费50万元。

社区综合服务大厅的建成,实行“一站式”集中办公、公开办事、规范操作、限时办结的运行模式,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完成证件办理、咨询解惑、信息查询等服务,打造为民利民便民服务新平台。

 

建设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

西山分局以综合服务大厅为载体,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先后投资93万元,在船房社区服务大厅建成“出租房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包含“出租房屋信息登记系统”和“空房查询系统”两个主系统。

该系统采用以房管人、以服务代替管理和以无偿服务换取社会信息等形式,将外来人口找房子、出租房东找客源和公安机关找信息三者需求有机结合,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基于“3D数字地理平台”的出租房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虚拟的楼房和用于出租的房间,由房东将现实居住的人员信息利用二代证读卡器等设备关联到每个虚拟房间。

在服务大厅和船房社区12个居民小组建立终端,通过终端采集、录入房屋和住宿人员信息,对出租房信息采用触摸屏自助查询和大屏幕滚动显示方式,实现出租房屋信息的有效、准确、及时传递和利用。同时,将无人员信息关联的“空房”以互联网查询、触摸屏查询和大屏幕滚动播出的方式直观展现,帮助房东发布租房信息,为流动人口寻找房源和公安机关采集人口信息提供便利。

投资建成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包含门禁系统、车辆管理系统、访客管理系统和视频报警监控系统四个子系统。采用ETC技术,对通过的过往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实行智能对比、异常报警等智能化管理,实现对人、车、访客的综合动态跟踪管理。同时,在船房社区10个主要出入口安装限行杆、刷卡器和对射监控为主的车辆管理系统,并将全部系统联网至服务大厅,实现动态治安要素动态管控、静态物品“闭环式管理”的动静结合的社会化、智能化服务管理新格局。

 

实现社会治理转型升级

通过“1+1”围院式管理模式,实现了治安管理与社区服务有机融合、提升了基础工作质态、推动实现了社会治安持续向好、促进了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情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和“出租房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出,解决了出租房主租房难、流动人口找房难、租赁双方信任度不高、租房小广告随处可见的实际问题,得到了房主、流动人口的支持和认可。公安机关以人员门禁卡、车辆通行卡办理和出租房信息登记等工作为节点,实现出租房、流动人口、车辆等治安要素的统一管理,大幅减少了社区民警入户、登记、办证工作量,实现了入户调查、信息采集录入等公安机关治安管理手段由传统方式向技术支撑、警民结合、多方共赢的动态化升级转型。

围院式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流动人口找房难、本地房东租房难、公安机关信息掌握难、外来人口融入难、警民关系沟通难等“四难”现实问题,使社区民警从传统的信息采集员、录入员转变为信息检查员、监督员,既满足了社区群众多样化服务需求,又降低了公安机关的服务管理成本,有效提升了基础信息数量与质量,促进了政府职能由“管理前置”向“服务前置”的转变。

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实行实名制门卡管理,对往来无关人员实行无卡禁入管制,极大地挤压了违法犯罪活动生存空间,使船房社区入室盗窃、盗窃电动车等多发性警情不断下降。今年91日至今,船房社区刑事警情环比下降4.4%,入室盗窃、盗窃机动车、盗窃电动车、盗窃车内物品和扒窃等五类多发性警情环比下降10%,社区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

围院式管理模式围绕着“人、车、房”三个主要治安因素,以“围院式管理平台”为硬件,以“社管综治服务”为软件,软硬结合、服务管理并重,实现了社区服务和治安管理双赢,社区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小区式的物业服务。

同时,船房社区走出了一条“地方党政统筹、基层组织统抓、公安机关主导、社会各界支持、社区群众受益”的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新模式,为外来人口营造舒心、安心、放心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有力增强了外来人口的归属感、融入感,为公安机关破解流动人口管理、基础工作信息化、警务工作实战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